长廊下,忠勇侯与卫氏正慢悠悠穿过小花园,往自己院里走。
侯爷今日休沐。
他难得有时间能陪卫氏。
“侯爷,三弟一向理智沉稳,也不是沉溺女色之人,怎么这回偏偏看上了姜氏?”卫氏状似不经意间开口。
不等忠勇侯说话,卫氏便忍不住吐道:“侯爷可知,外边是怎么说我们侯府的?”
“如何说的?”忠勇侯偏头。
“说商户女入侯府,就像老鼠入米缸,不知是老鼠先跳大戏,还是一缸米先坏喽。”
“不少人让我与二弟妹不要学了商人的唯利是图,堕了侯府的名声。”
“话里话外都在等着看好戏。”
“三弟娶了那姜氏,平白拉低了我们侯府的身份不说,还连累了我与二弟妹。”
“二弟妹的性子你也知道,那些个嘴碎的都是我自个挡回去的。”
前些日子侯府在备喜事,她不好说什么。
今日逮着时候,卫氏一股脑把所有不满都倒了出来。
卫氏自顾自说的气愤不已,忠勇侯一句都插不进去,只能等她说完。
“今日见着姜氏和那丫头,容貌太甚,一身做派看着却十分小家子气,且不说头回见面,那姜氏连份礼都没备下。”
“就说她带过来的那个丫头,畏畏缩缩的,瞧着就是个上不得台面的。”
卫氏说得气愤,忠勇侯与卫氏多年夫妻,知道该如何顺毛捋。
他先夸赞了卫氏一通,将她安抚好,才道。
“三弟聪明,这些后果他应该早有预料,但他仍执意要娶,足可见三弟对姜氏的爱重。”
忠勇侯望着前方的假山石雕,眼神复杂。
“三弟为侯府牺牲太多。”
“又孤身这么多年,夫人也不忍心三弟再孤家寡人下去吧。”
想起从前的事,卫氏沉默了。
忠勇侯继续道:“三弟是个有主意的,他瞧上的人不会差,那姜氏除了出身,品行应当是极好的。”
卫氏却不以为然,商户出身就是原罪,任她品行再好,也脱不开利益为先的本性。
姜氏长了那样一张脸,任秦肃多么睿智果断,遇上姜氏也会迷糊。
卫氏暗暗叹息一声。
罢了,左右她的气也消了,外边那些人再怎么挤兑她,也比当年好很多。
“罢了,姜氏如何也不打紧,只要她不会影响我的绍儿和晚榆就成。”
忠勇侯与卫氏成亲多年,哪里会看不出她的想法。
他没再说什么,只笑而不语。
两人刚回到自个的院子,有丫环上前,“侯爷,夫人,三夫人身边的冬雪给咱们院送了礼。”
卫氏也没在意,将匣子放到了一边,先拿过账本看了起来。
刚刚敬茶的时候不送,私下里却让丫环送过来,想必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忠勇侯看她不在意的模样,也不提醒,拿起了一卷兵书。
正看得入迷之际,只听卫氏一声惊呼。
忠勇侯抬头,瞧见卫氏打开了匣子,怔怔看着里边的东西。
看她这模样,忠勇侯也不免有些好奇,“是什么?”
卫氏转了一下匣子,让他能看清楚,担心他不知晓这东西的贵重,还好心解释了一番。
“上次饮茶宴,来阳郡主拿了颗御赐的东珠出来观赏,各家夫人小姐都艳羡得很。”
“听说连宫里的娘娘都没有,还是因为永王在西北打了胜仗,皇上才赏赐给郡主的。”
卫氏摩挲着匣子里的东珠,“然而郡主手里那颗却还比不上这颗,不仅比它小,还没有它圆润。”
且那一颗质感粗糙,看起来灰扑扑的,这颗却十分清透,里边还隐隐有华光流动。
要卫氏来说,两者的区别比珍珠和石头的区别都要大。
卫氏瞪大双眼,十分惊讶。
忠勇侯看着她,但笑不语。
卫氏脸有些热,刚说人小家子气,人转身便给自己送来连宫里都没有的好东西。
想必二弟妹那里也收到了一颗。
这样一颗东珠,若是晚榆出嫁时,给她添妆,还不知要羡慕死多少人呢。
卫氏微微仰头。
就算是这样,想让她去与姜氏交好是不可能的,她祖上可是出过太傅的。
姜氏那出身,她可拉不下脸。
卫氏万分不解,“姜氏怎么不敬茶的时候送?”
不然就冲着这东西,她对姜氏的态度也会好些。
“夫人也说了,这可是连宫里娘娘都没有的好东西。”
忠勇侯只说了这么一句,卫氏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不是姜氏不想博好感,她只是不想那般惹眼。
更不想用这些东西让他们对她改观。
她不想也不屑。
这脾性,倒有几分对卫氏的胃口。
忠勇侯将卫氏的变化看在眼里,不免暗叹。
不愧是三弟看上的人,单单一次送礼,便让人对她改观了。
“侯爷可知,三弟妹家是做什么的?”
自从知道秦肃要娶商户女,卫氏便不情不愿地帮忙操办,从未问过姜氏的背景。
这样的东珠都能拿出来随手送人,是她小瞧了姜氏。
从姜氏到三弟妹,忠勇侯不免失笑,“江南最大的船行姓林。”
卫氏与他相濡以沫这么多年,也不怕他笑话。
本以为这颗东珠已经让她足够惊讶,听到这话,卫氏就差张大嘴巴了。
她怎么也没想到是这样的。
回到清风堂后,秦肃看见姜氏有些局促,便借口处理事情去了书房。
姜氏暗暗松了口气,问起冬雪,“礼物可都送过去了?”
“都送了,少爷小姐们那边也送了。”
姜氏颔首。
其实按她的意思,她是想给两个嫂嫂院里送一整盒东珠的。
那东西她们有很多,都是船运行的兄弟这些年捞的。
看在这些东西的份上,对她们母女的不喜也能消一些。
但是娇娇拦住了她。
硬是说会让人觉着她们在用钱砸人。
用钱砸人不好吗?
姜氏不理解,但她想弥补这些年对娇娇的亏欠,娇娇说什么,她听着就是了。
林氏虽然是专门做货运的,但她每年都会让一批船队往深海里去。
前些年的时候,林氏有一只船因风浪太大,被迫远离既定线路,在海上漂了十几天,才在一座岛上着陆。
一月后,他们却带回了一整船的琉璃。
琉璃可是东羽国特有的,是皇上曾用价值连城的宝物都没换来的琉璃。
琉璃在大齐有多稀缺,有多昂贵,可想而知。
林氏将最精美的一批献给了皇上。
剩下的琉璃也让林氏赚得盆满钵满。
但之后,她再没让人去过那地方。
一是那地方太远太凶险,一个不小心,整船的兄弟都会搭进去。
二是东西多了就不值钱了,也就不值得他们去冒那个险。
她觉得大海另一边说不定会有其他人。
若能找到济世良药或是强国神兵,便是大功德。
姜氏虽常居深宅,但这些道理她还是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