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突然,一个极其微小、在之前的常规频谱分析中几乎被忽略的次级谐波分量引起了他的注意。它微弱得如同宇宙背景辐射的杂音,但其振动模式却呈现出一种高度有序的、近乎完美的晶体对称性!他立刻将这个发现标注出来。

“博士!看这个次级谐波!它的模式……像不像……晶格共振?”埃兰的声音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颤抖。

“晶格?”伊莎贝拉博士猛地凑近,几乎把脸贴在了屏幕上。她的瞳孔骤然收缩。“物理实体?信号里携带了其源头某种物理晶体的……‘振动指纹’?”这个想法太过惊人。

“快!用这个次级谐波模式作为模板,反向建模!推算能产生这种独特晶格共振的物质结构!”卡洛斯也扑了过来,声音急促。

超级计算机的算力被压榨到了极限。无数分子结构模型在屏幕上生成、比对、淘汰。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每一秒都像在燃烧希望。终于,一个复杂的、前所未见的晶体结构模型在屏幕中央缓缓旋转成型。它由无数嵌套的、带有特定螺旋角度的多面体单元构成,结构精妙绝伦,仿佛造物主最得意的几何杰作。模型旁边标注着推测的物理特性:极高的能量传导效率,独特的频率选择与放大特性,对特定波段的能量具有超乎想象的谐振增益能力。

“就是它!”伊莎贝拉博士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手指轻轻抚过全息影像中那完美的晶格,“求救者的‘钥匙’!信号里隐藏着他们世界特有的‘共振水晶’的晶格信息!这就是我们需要的‘放大器’!”

方向终于明确!狂喜之后是更加疯狂的冲刺。材料科学家们根据模型,夜以继日地尝试在地球实验室和凤凰号的无重力工厂中合成这种理论上存在的水晶。然而,进展极其缓慢。模拟的晶格结构极其脆弱,对合成环境的要求苛刻到了变态的程度。一次次尝试,换来的只是一堆堆毫无价值的粉末或畸形的结块。

“不行!重力干扰、杂质、温度梯度……任何一个微小变量失控,结构就全毁了!”材料组负责人几乎要崩溃,眼中布满血丝。

“凤凰号的微重力环境也不行?”卡洛斯焦躁地问。

“不够!需要更极端的稳定!更纯净的空间!”对方绝望地摇头。

就在希望的光芒再次黯淡之际,罗斯将军的声音通过加密通讯传来,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地面联合指挥中心决定,‘天梯’工程暂停一切常规运输任务!所有运力,优先保障‘生命之桥’!同时,‘方舟’号深空移动船坞平台,已携带其核心模块,在‘捍卫者’机甲护卫舰队的护航下,起航前往地月拉格朗日L1点!它将成为我们的前线堡垒和制造基地!”

消息传来,如同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太空电梯“天梯”,这条连接地球与星空的脐带,立刻进入了战时状态。巨大的升降舱不再运送观光客或普通物资,取而代之的是满载着尖端设备、实验原料和顶尖科学家的特制密封舱。它们沿着那条贯穿天地的光索,日夜不停地往返,将地球的资源与智慧,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凤凰号这个前线中枢。

埃兰也接到了指令。他将作为伊莎贝拉博士的助手,前往L1点的“方舟”平台,负责前线水晶合成和能量聚焦矩阵的搭建。他穿上轻便的舱外作业服,汇入前往“天梯”基座平台的队伍。电梯舱内,气氛凝重而亢奋。透过观景窗,他再次看到地球——这一次,视角更高。修复中的绿色伤痕与纯净的蓝色海洋交织,脆弱又顽强。他看到了轨道上,几艘线条流畅、闪烁着航行灯的“星梭”级快速运输船正脱离泊位,加速驶向遥远的L1点。更远处,几个巨大的、如同钢铁山脉般的轮廓在群星的背景下缓缓移动,那是“方舟”号船坞平台的核心模块,在由数十台“捍卫者”人形机甲组成的舰队护卫下,向着预定的战场前进。“捍卫者”机甲庞大的身躯在星光下反射着冷冽的金属光泽,肩部巨大的姿态推进器喷射出幽蓝的尾焰,如同神话中披甲执锐的泰坦巨人,沉默地拱卫着人类的希望方舟。一股难以言喻的使命感在埃兰胸中激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