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幽灵?系统的枷锁?它们被撕碎的纸屑和此刻的黄油香气、爱人专注的侧脸、以及泥土下重见天日的历史碎片,彻底埋葬在了巴黎的尘埃里。
第四章
三年时光,如同塞纳河水般奔涌向前,无声无息地冲刷掉旧日的痕迹,也沉淀下璀璨的结晶。
巴黎设计周。卢浮宫卡鲁塞尔厅。
水晶吊灯折射出无数道璀璨的光束,将宏伟的拱顶映照得如同星河倒悬。空气里浮动着高级香槟的微醺气泡、昂贵香水的复杂尾调,以及一种无形的、属于顶级名利场的紧绷张力。衣香鬓影,觥筹交错。低沉的交谈声、矜持的笑语、高跟鞋敲击光滑大理石地面的脆响,共同编织成一首属于时尚与艺术巅峰的华丽乐章。
而我,苏晚,或者说,设计师Eva Su-Moreau,正站在这乐章最核心的聚光灯下。
巨大的展示墙前,我的作品——“塞纳晨光”系列婚纱,正接受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挑剔目光的洗礼。没有繁复的蕾丝堆砌,没有刺目的钻石闪耀。纯净如初雪的顶级塔夫绸,以建筑般精准而流畅的线条垂坠而下,大胆的后背镂空设计蜿蜒如塞纳河的柔波,仅在腰线处缀以细密的手工珠绣,模拟着河面晨曦初绽时跳跃的粼粼波光。简洁,圣洁,却充满雕塑般的震撼力与流动的生命感。
“惊人的结构感!将古典的优雅与现代的极简融合得如此完美!”一位头发花白、穿着考究的老绅士,胸前挂着评委的证件,正对着身边人低声赞叹。
“看那腰线的处理!Eva Su-Moreau,这个名字,绝对是本届最大的惊喜!”另一位穿着前卫的女评论家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
闪光灯如同密集的流星雨,不断地在我和我的作品前炸开,留下视网膜上短暂的白色光斑。无数话筒伸到面前,不同语言的问题如同潮水般涌来:
“苏女士,您的设计灵感来源是什么?”
“莫雷尔夫人,作为本届‘年度新锐设计师大奖’得主,您此刻的心情如何?”
“Eva,谈谈您对东方元素与西方廓形融合的独特见解?”
我站在话筒前,身上穿着自己设计的、该系列中最简洁的一款白色礼服裙,头发利落地挽起,露出光洁的额头和修长的脖颈。三年巴黎生活的淬炼,早已将眉宇间残留的最后一丝属于书中“苏晚”的怯懦与阴郁荡涤干净,沉淀下来的是自信、沉稳和一种经历过磨砺后愈发清晰的光芒。嘴角噙着得体的微笑,用流利的法语、英语切换着回答,从容不迫,每一个词都清晰有力。
“……灵感,源于塞纳河畔每一个真实的清晨。它包容一切,古老与现代,沉静与流动。正如婚姻,它应该承载生命的重量,展现真实的美,而非堆砌虚幻的泡沫。” 我的目光扫过台下,精准地捕捉到那个熟悉的身影。
卢卡站在稍远一点的人群边缘,他今天难得地脱下了那身标志性的工装夹克,换上了熨帖的深灰色西装,英俊得有些过分。他并未试图挤到闪光灯的中心,只是安静地站在那里,双手插在西裤口袋里,灰蓝色的眼眸穿越喧嚣的人群,一瞬不瞬地凝望着我。那眼神,如同三年前在画室里一样,盛满了纯粹的骄傲、欣赏和无条件的支持,像一片宁静而温暖的海域,稳稳地托举着身处风暴中心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