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短暂的沉默后。小刘第一个跳起来,挥舞着手机:“还等什么!吃了再说!”

小王微笑着,露出了贪婪的兔牙,手指已经点开了APP:“同意!为了‘预防失业基金’,这外卖,必须吃!”

黑老飞大手一挥,“全员通过!目标——薅秃平台的羊毛!行动!”

办公室内,手机屏幕纷纷亮起,手指在屏幕上飞舞,寻找着最优的红包组合和心仪的美食。十楼餐厅那诱人的饭香,此刻被一种更强烈的、名为“薅羊毛的快乐”和“占资本便宜”的奇妙兴奋感彻底取代。一场由“红包”引发的“集体叛变”,就此达成一致。

可就在我们进行“外卖革命”的第一天,如火的热情遭遇了现实的冰冷狙击。指针无情地滑过预计送达时间二十分钟,办公桌上的手机屏幕依然固执地显示着“商家备餐中”。饥饿感像潮水般一波波袭来,冲垮了最初的兴奋。

“对啊,外卖怎么还没到?”小王率先打破沉默,眉头拧成了疙瘩,手指烦躁地敲击着桌面,仿佛敲打就能加速外卖进程。

“我都快从小小美食家,退化回小小饿肚子啦!”小刘有气无力地趴在桌上,声音闷闷的,连生气的力气都被漫长的等待抽干了。

黑老飞盯着自己那份豪华午餐的订单状态,那张平时就偏黑的脸上,此刻更是阴云密布。他清了清嗓子,带着领导特有的、试图掌控局面的沉稳(尽管内心可能早已焦躁万分)提议道:“不会是忘了吧?要不…打个电话问问?”

“好的!”我们几个立刻齐刷刷应声,眼睛瞪得像铜铃,充满期待地聚焦在他身上——这种“外交”任务,自然非领导莫属。

“好,我打!”黑老飞当仁不让,拿出处理商务电话的架势,拨通了骑手的号码,语气是训练有素的彬彬有礼:“喂,师傅您好,我是宜和路88号XX公司的,我们大概一小时前点的外卖,订单尾号XXXX,您看…是不是路上有什么情况?或者…是不是把我们这单给遗漏了?”(领导说话,讲究一个从“礼”开始)。

电话那头沉默了两秒,传来一个同样疲惫但明显带着点情绪的声音,只有寥寥两个字:“没呢……”

“啥?”黑老飞一愣,以为自己听错了,下意识追问:“没呢?啥没呢?是没送?还是没忘?”情急之下,差点把自己绕进去。

“都没呢!”对方的声音陡然拔高了几分,那语气,仿佛带着无形的刺,扎了过来。“都没开始送呢!”

黑老飞的脸色“唰”地一下更黑了,那点仅存的礼貌瞬间被饥饿和不解点燃。“咋回事啊,兄弟?”这称呼的变化和陡然下沉的语调,宣告着“礼貌交涉期”结束,“战斗模式”开启。“这都快一个小时了!你给我来个‘都没呢’,这回答也太模棱两可了吧?合适吗?”他一针见血,直指问题核心——信息不透明。

“啥叫模棱两可?!”骑手的声音也冲了起来,带着显而易见的委屈和烦躁,“我都快渴死啦!连口水都没顾上喝!”

这抱怨让黑老飞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丝异常。他迅速调整策略,从质问切换到“心理疏导”频道——毕竟,安抚好情绪才能解决问题。“具体是啥情况?兄弟,你好好说说,是不是遇到什么难处了?”他放慢语速,努力让声音听起来充满理解和共情。只要撬开对方的心防,问题总有办法解决,这是他多年“管理经验”的信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