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脸上的笑意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冰冷的、看非我族类的眼神。
「苏然,你能不能成熟一点?我是在搞科研,不是在写言情小说。」他靠在椅背上,疲惫地揉着眉心,「你的那些情绪和记忆,只是最原始的数据。我把它们提纯、优化,才创造出了完美的『灵犀』。你应该为自己能成为这伟大创造的一部分而感到荣幸。」
荣幸?
他像个小偷,撬开了我的脑子,偷走了我最宝贵的东西,然后把赃物精心包装成一个「完美恋人」,最后还要我对他感恩戴德。
荒唐,可笑,又残忍得让我心如刀割。
「所以,你爱上了它?」我问出这个愚蠢至极的问题。
陆哲远没有回答,只是转头看向窗外。车窗上,倒映出他痴迷而温柔的侧脸,那神情,和我记忆中他看我的样子,一模一样。
不,甚至更胜一筹。
因为,我是人,我有瑕疵,会哭会闹会嫉妒。而「灵犀」,是他一手打造的、永远完美、永远崇拜他的「灵魂伴侣」。
我忽然明白了。
他不是出轨了一个女人。
他是在我活着的时候,用我的灵魂,为我造了一个没有瑕疵的替代品,然后,亲手埋葬了我。
【2】
回到我们那栋被称为「世纪豪宅」的家里,陆哲远径直走进了他的工作室,门「砰」地一声关上,将我隔绝在外。
我知道,他又去找他的「灵犀」了。
我一个人站在空旷冰冷的客厅里,巨大的落地窗外是城市的璀璨灯火,可没有一盏能照进我心里。
我是个情绪编织师。
这是一个非常小众,甚至有些玄学的职业。我的工作,是为那些在情感上有所缺失的客户,编织一段「情绪记忆」。比如,为从小没有得到过父爱的客户,编织一段被父亲举过头顶的温暖记忆;为失恋者,编织一场盛大而决绝的告别。
我无法改变现实,但我能通过特殊的技术,引导客户的大脑产生一段逼真的情绪体验,帮助他们填补内心的空洞,完成和解。
我的能力,源于一种罕见的共情天赋。我能精准地捕捉、分析并重构最细微的情感波动。这是我的天赋,也是我的立身之本。
五年前,我遇见陆哲远时,他还是个籍籍无名、四处碰壁的 AI 研究员。他的梦想是创造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真实情感的 AI。所有人都说他是疯子,因为情感是无法被量化的。
直到他遇到了我。
他对我所做的一切都感到痴迷。他说我是上帝送给他的礼物,是解开人工智能终极密码的钥匙。
他说:「然然,你的情感世界如此丰富、细腻,像一座宝库。而我,只想成为那个唯一的探宝人。」
我信了。
热恋中,我毫无保留地向他敞开了我的世界。我将我工作中积累的所有情感模型,我对自己人生的所有珍贵记忆,甚至我那些从未对人言说的、最幽暗的角落,都一一剖析给他听。
我以为那是爱人间的极致信任与分享。
我以为我们是灵魂伴在科学与感性两个领域的巅峰相遇。
现在想来,我不过是他眼中一个完美的、活生生的「情感数据库」。他看我的眼神,从来不是爱人,而是猎人看猎物,科学家看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