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其中一个脾气比较冲的,忍不住开口了。

“周主任,这就是你请来的‘高人’?一个毛都没长齐的小丫头,她懂什么?”

“老李!”周毅皱眉喝止他。

我放下瓷片,看向那位李专家,不卑不亢地问:“请问专家,你们之前的修复方案,用的是什么粘合剂?”

李专家被我问得一愣,随即没好气地说:“还能是什么?当然是环氧树脂,这是国际上最通用的文物修复材料!”

“环氧树脂?”我重复了一遍,摇了摇头,“不行。”

“你说什么?”李专家火了,“小丫头,你懂什么!环氧树脂的稳定性和粘合度是最好的,不用它用什么?用502胶水吗?”

07

周围传来一阵低低的笑声。

我没有理会他的嘲讽,只是平静地陈述事实。

“环氧树脂是化学合成物,时间久了,会氧化变黄,对文物本身是一种二次伤害。”

“而且,它的渗透性太强,对于秘色瓷这种极薄的瓷胎,会留下无法消除的痕迹。”

“最好的粘合剂,应该是天然的。取自天然,回归天然。”

李专家嗤笑一声:“说得轻巧!天然的?用什么?米汤吗?那是你们乡下补碗的土办法!”

“不是米汤。”我看着他,一字一句地说道,“是蟹壳灰,配上大漆、糯米汁和蛋清,按特定比例调和。这是古法,也是最适合修复这件秘色瓷的方法。”

此话一出,全场皆静。

连一直皱着眉的周毅,眼中都闪过一丝惊讶。

那位李专家,更是像被掐住了脖子的鸭子,张着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因为这个配方,虽然听起来匪夷所思,却是失传已久的古籍中,记载的“无痕修复术”的精髓。

他们这些专家学者,只在文献中见过,却从未想过,有一天会从一个年轻女孩口中,如此轻描淡写地说了出来。

周毅的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

他抓住我的手,激动地问:“温小姐,你……你真的懂这种方法?”

我点点头:“我爷爷教的。”

“太好了!太好了!”周毅喜出望外,“温小姐,那这件秘色瓷,就拜托你了!”

“我可以试试。”我没有把话说满,“但我需要一间独立的修复室,以及绝对的安静。修复期间,不能有任何人打扰。”

“没问题!一切都按你说的办!”

周毅立刻让人给我准备了全院最好的一间修复室。

材料也很快备齐。

接下来的三天,我把自己关在修复室里,断绝了与外界的一切联系。

修复古物,是一件极其耗费心神的事情。

尤其是这种失传的古法,对材料的配比、火候的掌握、手法的心性,都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

我三天三夜没合眼,全神贯注地投入其中。

终于,在第三天傍晚,当最后一道裂痕被完美地弥合时,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看着工作台上,那件在灯光下重新焕发出柔润光泽的秘色瓷净瓶,我疲惫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它完好如初,甚至比之前更添了几分历经岁月的韵味。

真正的修复,不是掩盖伤痕,而是赋予它新的生命。

我推开修复室的门。

门外,周毅和几位老专家,已经等了三天三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