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战士们的行动力是惊人的。

一班长带着人,提着水桶,用湿树枝,很快就把飞机残骸周围的火给扑灭了。

一股金属烧焦混合着青草味的怪异气味,弥漫在空气里。

二班长那边也找来了不少坚韧的藤条,又砍了几根粗壮的树干。

开始在水潭边上搭建简易的起重架。

人多力量大。

没过多久,一个虽然丑陋但看起来还算结实的三角架就立了起来。

“排长,这玩意儿沉得很,光靠咱们这点人,怕是拉不上来啊。”

二班长抹了把汗,看着深不见底的水潭,有些犯愁。

马老根也皱起了眉头。

这确实是个问题。

一架飞机的重量,可不是开玩笑的。

就算掉水里摔成了几大块,也不是他们这几十号人能轻易弄上来的。

苏牧看着那个简易的架子,又看了看水潭。

“排长,整架捞上来,咱们也运不走。”

他的声音不大,但清晰地传到了马老根耳朵里。

马老根一愣。

“你小子啥意思?”

“拆了它。”

苏牧指了指岸上那架飞机的残骸。

“那架已经摔散了,咱们可以直接拆零件。”

“水里这架,也想办法把它在水下分解,能捞多少算多少。”

“咱们要的是技术和零件,不是一架完整的飞机壳子。”

“苏牧!你小子!”

马老根一巴掌拍在苏牧后背上,力气大得差点把他拍个趔趄。

“脑子就是比我老马好使!”

“听他的!都听苏牧的!”

马老根扯着嗓子吼道。

“别想着整个捞了!给老子拆!把所有能用的东西都给老子拆下来!”

“尤其是那机枪!还有发动机!都给老子小心点!”

有了明确的目标,战士们的热情更高了。

拆东西,可比把一个几吨重的铁疙瘩从水里捞出来容易多了。

一群人立刻围到了岸上那架飞机的残骸边上。

“我操!这玩意儿!”

赵铁山最先有了发现,他从一堆扭曲的金属里,拖出了一挺还算完整的航空机枪。

枪身漆黑,泛着冰冷的金属光泽,光是看着就让人心头发寒。

“这口径……得有十二点七毫米吧?”

一个战士凑过来看,眼睛都直了。

“乖乖,这要是装在咱们阵地上,小鬼子冲锋,一梭子过去,不得扫倒一大片?”

“快看看!还有没有子弹!”

很快,几个弹药箱也被翻了出来。

虽然在坠落中受到了撞击,但大部分子弹都还完好无损。

“发财了!发财了!”

赵铁山抱着那挺重机枪,笑得像个三百斤的孩子。

另一边,也有了新的发现。

“排长!你看这是啥?”

一个战士从飞机的机翼下方,卸下来一个水滴形的挂舱。

马老根凑过去,研究了半天,也没认出来。

“这啥玩意儿?副油箱?”

苏牧走了过来,看了一眼,眼神微微一凝。

“不是副油箱。”

“这是汽油弹。”

“啥?”

马老根愣住了。

“汽油弹?就是……扔下来会着一大片火,用水都浇不灭的那种?”

“嗯。”

苏牧点了点头。

“这东西危险,让大家搬远点,小心点放好。”

周围的战士们听到这话,都下意识地后退了两步,看着那铁疙瘩的眼神充满了忌惮。

战士们手脚麻利,没过多久,两架飞机上能拆下来的好东西,都被分门别类地堆放在了一起。

两挺完好的十二点七毫米航空机枪。

四箱满满当当的机枪子弹。

两枚汽油弹。

还有从发动机上拆下来的各种管线,仪表盘,甚至还有飞行员的座椅和降落伞包。

马老根看着眼前这一堆“宝贝”,口水都快流下来了。

他搓着手,围着这堆零件来回转悠,嘴里念念有词。

“这挺机枪,得给团长送去,换他两挺歪把子回来!”

“不对,两挺少了!最少三挺!外加五千发子弹!”

“还有这个发动机……虽然摔烂了,但送到总部兵工厂,怎么也得给咱们换两门迫击炮吧?”

“对!就要迫击炮!他娘的,每次被鬼子炮兵压着打,太憋屈了!”

赵铁山也在旁边帮腔。

“排长,还有咱们排的装备,也该换换了。”

“你看咱们,一半人还在用老套筒,子弹都得省着用。”

“还有鞋!我的鞋底都快磨穿了!”

“还有吃的!天天吃黑面窝窝,嘴里都淡出鸟来了!得换点罐头!”

一群人围着战利品,你一言我一语,仿佛已经看到了大批的新装备和好吃的送到了面前。

整个山林里,都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只有苏牧,站在一旁,眉头微微皱着。

他看着兴奋不已的众人,忽然开口。

“排长。”

“嗯?咋了苏牧?”

马老根心情大好,笑呵呵地问道。

“这事……往上报的时候,咱们得换个说法。”

苏牧缓缓说道。

“换个说法?啥意思?”

马老根有些不解。

立了这么大的功,不就得原原本本地上报,等着领功劳吗?

苏牧看了一眼周围,压低了声音。

“排长,你想想。”

“咱们三排,要啥没啥,就这么几十号人,连挺重机枪都没有。”

“现在咱们上报,说咱们打下来两架鬼子飞机。”

“你觉得……团长会信吗?师长会信吗?”

“那……那你的意思是?”

马老根的声音也低了下来。

“就说,咱们在这里休整的时候,发现鬼子飞机内斗。”

苏牧的表情很平静。

“两架飞机自己撞上,掉下来了。”

“咱们只是运气好,捡了个漏。”

赵铁山在旁边听着,顿时急了。

“那怎么行!”

“这功劳明明是苏牧你的!凭啥要说成是捡的?”

“就是!苏牧,这可是大功劳啊!”

其他战士也纷纷附和。

苏牧摇了摇头。

“功劳是小,麻烦是大。”

他看着众人,认真地解释道。

“如果我们如实上报,上级肯定会派人来调查。”

“到时候怎么解释?说我一个人,用一杆破三八大盖,两枪干下来两架飞机?”

“你们信吗?”

苏牧反问了一句。

战士们顿时哑火了。

是啊。

这事要不是亲眼所见,打死他们也不信。

“这事要是传出去,别人不会觉得我厉害,只会觉得我们三排在谎报军情。”

“甚至会觉得我们脑子出了问题。”

“到时候,功劳没有,处分估计是少不了的。”

“而且……”

苏牧顿了顿,继续说道。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我不想当那个被风吹的出头鸟。”

“好!”

马老根大声回应到。

“就按苏牧说的办!”

“都给老子记住了!咱们就是运气好,捡了个大便宜!谁要是说漏了嘴,老子扒了他的皮!”

“是!”

战士们齐声应道。

虽然心里替苏牧觉得有些委屈,但他们也明白,这是最稳妥的办法。

就在这时,山林外围负责警戒的哨兵,忽然发出了警示。

“有人来了!”

所有人瞬间紧张起来,纷纷抄起武器,寻找掩体。

马老根一把拉过苏牧,躲在一块大石头后面,紧张地盯着林子入口的方向。

很快,一个穿着八路军军装的身影,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

“别开枪!自己人!”

来人一边跑一边喊。

马老根定睛一看,松了口气。

“是团部的通讯兵。”

他站起身,迎了上去。

“小王,你跑这么急干什么?后面有鬼子追你?”

那个叫小王的通讯兵扶着膝盖,大口大口地喘着气。

“马……马排长……可算……可算找到你们了!”

“团长让我来通知你们,立刻转移!去西边的黑风口跟大部队汇合!”

小王喘匀了气,直起身子,然后……他就看到了那堆放在空地上的飞机零件。

他抬起手,颤抖地指着那堆“破铜烂铁”。

“马……马排长……这……这是……”

他的声音都在哆嗦。

马老根背着手,一脸的风轻云淡,学着苏牧刚才的样子,故作深沉地说道。

“哦,你说这个啊。”

“运气好,捡的。”

“捡……捡的?”

小王感觉自己的脑子有点不够用了。

天上掉下来的飞机,都能让你们给捡着了?

还一捡就是两架?!

他使劲揉了揉眼睛,确定自己不是在做梦。

那黑洞洞的机枪口,那扭曲的机翼,还有那带着鬼子标志的机尾……

“我的天呐!”

小王发出一声惊呼。

“这事我必须马上回去报告团长!”

他激动得满脸通红。

“你们先别急着走,这些东西太重了,光靠你们也运不走!”

“我让团长派个运输队过来接应你们!”

说完,小王也不等马老根回话,转身就跟兔子似的,一溜烟又跑没影了。

看着他远去的背影,马老根得意地笑了起来。

“看见没,这才哪到哪,就把团部的兵给吓成这样了。”

……

独立团团部。

苏国强正对着地图,眉头紧锁。

就在这时,帐篷帘子被人猛地掀开。

“团长!团长!”

苏国强眉头一皱,不悦道。

“慌慌张张的,成何体统!”

小王激动得语无伦次。

“三排!马老根的三排!他们……他们打下来两架鬼子飞机!”

“什么?!”

苏国强猛地站了起来。

“你再说一遍?!”

“三排!打下来两架飞机!”

帐篷里,其他的参谋干事,也都停下了手里的工作,一脸震惊地看了过来。

“小王,你是不是路上中暑了?去卫生队看看吧。”

“团长!我没撒谎!是真的!”

小王急了。

“飞机残骸我都亲眼看见了!就在他们营地里堆着呢!还有机枪!可带劲了!”

看着小王不像是在说谎的样子,苏国强半信半疑。

“命令运输队,带上所有能带的骡马,跟我去一趟!”

当苏国强带着人,赶到三排的临时营地时。

他也被眼前的景象,给镇住了。

苏国强快步走上前,伸出手,轻轻抚摸着冰冷的枪身。

是真的。

他回头,看向马老根。

“老马……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马老根挺直了腰板,按照之前商量好的说辞,一脸严肃地汇报道。

“报告团长!我们运气好!鬼子飞机自己撞下来了!”

“自己撞下来的?”

苏国强狐疑地看着他。

不过,他也想不出别的更合理的解释了。

他没有再追问,目光扫过三排的战士们。

然后苏国强转过身,对着那堆战利品,大手一挥。

“发财了!都给老子装车!快!”

回到团部,苏国强立刻将此事上报给了师部。

消息一层层传递上去,很快就震动了整个总部。

三天后。

一份由总部直接下发的表彰令,送到了独立团。

苏国强召集了全团干部开会。

他站在台前,手里拿着那份还带着油墨香气的电报,声音洪亮。

“同志们!我宣布一件事!”

“总部决定,对在本次反扫荡中,表现突出的三排,予以通报嘉奖!”

台下一片掌声。

“对战士苏牧,记特等功一次!”

掌声更加热烈了。

苏国强顿了顿,拿起另一张纸,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另外,副总指挥听闻此事后,龙心大悦,亲自为苏牧同志题写了表彰令!”

他展开那张纸。

上面是几行苍劲有力的大字。

“雏鹰展翅,初露锋芒。一枪惊敌胆,扬我军威!”

“望苏牧同志,再接再厉,为国为民,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