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两百多人,就配备了六十匹骡马,这个比例几乎可以和抗战时期,完全实现骡马化的日军甲种师团相媲美了。
毕竟日军一个甲种师团,在战斗时期配备的战马,也就是不到八千匹,人员和马匹的兵力大概是三比一。
实现部队骡马化的一个优点就是,能够在尽可能多携带辎重的情况之下,仍旧保证整个队伍的野战行军速度。
将战场打扫完毕的时候,黄厂长等人也回来了。
龙文成看了一眼,发现设备还真不少,不过只带了最核心的机床设备,其它的一些则可以等到长征结束之后再去采买或是制造。
这些机床都是小型机床,不过种类还算齐全,有车床,铣床,磨床等等,这基本能够用来制造一些结构简单的枪械了。
“没想到咱红军还有这些宝贝呢。”
龙文成有些意外地说道。
黄克诚叹息一声道:
“可惜啊,要不是反围剿失败的话,我们从上海悄悄采买的一批设备,本来也要送过来的,那些设备到了之后,我连汉阳造都能车出来。”
说到这里的时候,他露出自信满满的表情。
看着黄克诚日渐稀疏的头发,龙文成丝毫不怀疑他的专业技术水平。
将人员清点之后,龙文成将负责保护黄克诚的两个排也编入战斗序列,暂时交给一营长齐德隆指挥。
齐德隆的一营损失惨重,原本三百多人的作战营,现在只剩下不到三十人,比三营长田立心还惨。
他嘴里叼着一根小树枝,不时用手指夹住,熏黄的牙齿和发黄的指甲,一看就是老烟民。
倒不是没有香烟可以抽,而是齐德隆在戒烟,烟瘾犯了就把小树枝塞在嘴里,这样可以让他稍微控制一下烟瘾。
“团长,这些兵都不孬,那恁要是给俺,俺可不客气啦。”
齐德隆操着一口的河南话,让他的身上平添几分农民般的淳朴气息。
杨刚张着嘴巴想要说两句,牵动脸上疤痕,吃疼之下,他又把话憋了回去,对着龙文成比划。
龙文成瞅了半天,才算明白他的意思。
“团长,我的突击队也需要补充人员啊,那把两个花机关留给我吧。”
齐德隆也不说什么,毕竟捡了这么大便宜,服从龙文成安排,又给杨刚带领的突击队补充了两个花机关过去。
两个小时之后,队伍再次出发,一直向西行进。
他们距离湘江的凤凰嘴渡口只有三十多公里了,按照当下的行军速度,明天白天就可以抵达。
此时,龙文成的18团补充到两百八十多人,还有二十多名兵工厂的匠人。
这次一营长齐德隆当先锋,他们的队伍跟在后面继续行进。
一路上又收拢了一些红军脱离大部队的士兵们,一问才知道,他们很多都是八军团和九军团的人,还有部分是三军团,以及中央纵队的人。
他们之前都是在永明一带和桂军还有湘军作战。
后来得到撤退命令,但是国军却已经三面围攻,他们只能一路打一路走,很多士兵都在战斗中和大部队走散了。
有的队伍,甚至做好了在五岭山一带打游击的准备。
中间虽然也碰到了几次国军部队,不过都是小股侦察部队,对他们无法造成什么威胁。
一直到第二天清晨的时候,先锋队甚至已经到了湘江边上。
整个队伍的规模也有所扩大,战斗人员从原来的两百八十人,扩充到四百余人。
现在的18团编制人员,已经从原来的两个连,扩充到一个加强营了。
至于火力方面,完全超过了一个正常编制的红军主力团。
一直到九点钟左右,他们才抵达湘江东岸的一处山岭上。
一营长齐德隆的表情不太好,双目甚至有些红肿,龙文成问他,他张张嘴,竟是说不出话。
好半天,他才用带着几分哽咽的声音说道:
“团长,你、、、你自己去看吧。”
说到这里,齐德隆又在那里抹眼泪。
龙文成深吸一口气,登上前面一座山丘顶部,拿着望远镜,在十二月的冬日阳光下,看到湘江上的一幕。
几乎是一瞬间,他的眼泪就止不住地流淌出来,浑身上下的鲜血也在此刻熊熊燃烧。
只见湘江上,到处都是飘荡在那里的红军士兵尸体,仿佛要将整个江面堵塞。
至于湘江两岸,更是如此,更是被尸体堆满,到处是残肢断臂,破碎的尸体,如同冬日的落叶一般,堆叠在湘江两岸。
江水浑浊之中带着暗红的颜色,那是红军战士流淌的鲜血。
在众多尸体之中,还能看到一些蠕动着向前的伤员,可是有很多都是向前爬行一段距离之后,就没了生机。
一些国军士兵,正端着步枪行走在两侧的尸体之间,不时抬起手中步枪,用刺刀去刺穿每一具红军战士的尸体。
就在此时,龙文成清楚地看到,一个满身鲜血的红军战士,从尸体之中爬起来,怀中抱着一个炸药包,将两个国军士兵扑倒在地上。
“轰隆隆!!!”
爆炸声传来,他和身边的几个国军士兵同归于尽。
还有几个白匪兵,将断掉一条胳膊的女战士抬起来,向一侧树林抬了过去。
那个女战士拼命挣扎,发出尖叫,最后摸索到一个白匪兵腰间的刺刀,划伤了一个白匪兵的胳膊。
几个白匪兵发出怒吼,拉动枪栓,几声枪响后,子弹打穿她的身体,溅射出的血花,在冬日阳光之下散发出妖冶的红色。
那是想要渡江的红八和红九军团。
按照龙文成的记忆,整个红八军团减员超过百分之七十,而红九军团在血战湘江之前,还有一万一千多人。
可真正渡过湘江的就只有不到一千人,剩下的上万名战士,都倒在了湘江东岸,减员超过百分之九十。
龙文成的身体微微颤抖,拿着望远镜的手指上,关节发白,手背上的青筋根根暴起,胸腔剧烈起伏着,仿佛有岩浆即将喷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