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29岁这年,我成功上岸南城的投促局。

做投促处长。

投就是把政府的钱投给招商引资来的优质企业。

促就是让企业用税收反哺园区和政府,互惠互利。

简单来说我的工作就是花钱、收钱。

单项目1000万,尽量不要浪费我时间。

而5000万到1个亿的体量倒是刚刚好。

听上去是个指定会被人跪舔的活对吧?

可我是怎么也没想到。

花钱竟比登天还难。

1

南城是近2年名气很大的招商引资洼地。

这得多亏南城领导脑子活泛提早布局转型。

现在街上随便抓个人,80%都能对具身机器人侃侃而谈。

那谁又会对南城的土质适不适合种水稻感兴趣呢?

要创政绩搞出点惊天KPI,还就得干实业。

然后才有机会当金融小鳄。

转型那就得包装。

于是南城对外的宣传标语嗖地从【江南水乡美如画】变成了【轻资产光速上升孵化器】。

就冲这名头我果断接了offer。

踌躇满志准备在南城大干一场。

就在我入职前一天,我接到了发小程海的紧急SOS电话。

程海是创一代,带着厂子200号员工干贴牌衣服。

从黑黢黢的小作坊干成了亮堂堂的营收3个亿的中大型企业。

他的厂子主要做出口。

但近半年出口受阻,程海款收回不来,仓库成品堆成山。

工资好久没发了。

急需5000万周转。

「实在没办法了兄弟,厂里200个家等着吃饭。我自己怎么都行,但我不能亏待员工啊。」

视频那头老哥表情憨厚又局促。

人眼可见地瘦了很多。

这么多年交情,我太了解程海的脾气。

不被逼到死角是绝不会跟我开口的。

于是我当即拍板,

「海子,这样,你能迁址来南城,兄弟我就帮你搞定钱的事儿。」

算算他的厂。

3个亿营收,怎么的也能每年贡献个千八百万的税。

这样的话,又能给给南城带来税收,又能完成招商引资指标,又能把南城投促的钱花掉。

这不一举三得吗。

但程海还有点犹豫,

「南城离我们这坐火车也得好几个钟头,我那些员工未必愿意去啊!」

于是我又给他支招,

「海子你也太实在了。不行高管先来,生产的话,等钱到了,就在当地招人干着不就行了?老家那些员工不行就还放在当地,当地做个分公司不就行了?」

嗯。

这样还能顺手解决一下南城的就业问题。

算一举四得。

「那我这就跟厂里人商量商量。我们要是同意,你这钱什么时候能到?」

我拍胸脯,

「你迁址承诺函一到我马上安排打款。这事儿我还做得了主的!」

电话一挂我也不耽误。

直接联系从明天开始我的直属领导。

也就是投促局局长。

徐江。

2

伴着徐江在那边呲溜呲溜喝茶的声儿。

我跟他好好说了一通这个一举四得到底是怎么个玩法。

老登听我一说。

立马在电话那头笑开了花,我感觉他假牙都快笑掉了。

他连连夸我做事利索。

人还没到岗就已经自给自足地发光发热了。

我笑着应付了一会儿直接点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