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三章 沉默的落差

大一上学期的期末临近,各学科都开始布置小组作业。林溪在大学语文的课堂上听到老师宣布分组名单时,心脏几乎要跳出嗓子眼——她暗暗祈祷能和陈屿分到一组,哪怕只是做组员也好。可当老师念出“陈屿,李雨桐,张昊……”时,林溪的心瞬间沉了下去。

李雨桐是计算机系的女生,林溪见过她几次。那个女孩总是扎着利落的高马尾,说话时逻辑清晰,笑起来带着自信的光芒,听说编程能力很强,和陈屿一样是系里的佼佼者。接下来的几周,林溪总能在教学楼的走廊、图书馆的研讨区看到他们小组讨论的身影。

有一次林溪去图书馆还书,特意绕路经过研讨区。隔着玻璃门,她看到李雨桐正拿着笔记本电脑讲解代码,陈屿微微侧着头听,时不时点头回应,偶尔伸手在键盘上敲击几下,两人相视一笑的默契刺痛了林溪的眼睛。李雨桐说话时手势舒展,思路清晰,而自己连和陈屿说句话都要在心里排练半天。

回宿舍的路上,林溪踢着路边的小石子,心里像被塞了团棉花,闷得发慌。她忍不住打开手机搜索李雨桐的名字,看到她高中时获得过全国信息学竞赛奖项的消息,手指在屏幕上顿住了。原来他们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有着相似的专业追求和耀眼的光芒,而自己只是个普通的汉语言文学女生,能做的只有在远处默默看着。

室友看出她情绪低落,拉着她去奶茶店散心:“你别瞎想了,小组作业而已,哪有那么多讲究。”林溪吸着珍珠奶茶,含糊地应着,目光却不由自主飘向窗外——陈屿和李雨桐正并肩从楼下走过,李雨桐手里拿着打印好的资料,陈屿伸手帮她理了理被风吹乱的刘海。

那一刻,林溪突然觉得自己的暗恋像场笑话。她把笔记本里关于陈屿的记录翻出来看,那些细碎的观察在李雨桐的光芒下显得格外苍白。她甚至开始怀疑,陈屿是不是早就和李雨桐互相有好感?自己这些偷偷摸摸的关注,是不是根本就是自作多情?

她把书桌抽屉里的明信片又数了一遍,那些写满心事的卡片突然变得沉甸甸的。她拿出最漂亮的那张银杏叶明信片,笔尖悬在纸面很久,最终还是放下了。也许这样就够了,她想,有些喜欢只适合藏在心里,远远看着就好。

第四章 意外的交集

时间像指缝里的沙,不知不觉就溜走了。转眼到了大二,课程变得更加繁重,林溪也渐渐适应了大学的节奏。她加入了摄影社,因为她发现用相机镜头偷偷记录陈屿的身影,是一件既安全又能让她开心的事情。

她拍过他在图书馆认真看书的侧脸,阳光透过窗户落在他身上,安静得像一幅画;拍过他在篮球场上跳跃投篮的瞬间,动作舒展又充满力量;拍过他和同学在林荫道上并肩行走的背影,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这些照片被她存在手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