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第一天晚上,我一无所获。

第二天晚上,我发现了几笔小额贷款的异常,借款人的身份信息模糊,地址虚构。

第三天晚上,当我的手指拂过一份2010年的贷款合同时,我停住了。

借款人叫“刘卫国”,身份证地址是邻县的一个偏僻山村。贷款金额不大,七万块。但真正让我起疑的,是他的职业——渔民。

一个邻县的渔民,为什么会跑到我们这个不临江不靠海的小镇来贷款?这完全不符合逻辑。

我敏锐地察觉到,这背后一定有猫腻。

我将这个名字记在心里,继续往下翻。很快,我又找到了一个叫“张秀兰”的,职业是“养蜂人”,地址同样是那个山村。还有一个叫“李建军”的,职业是“药农”……

在接下来的两个小时里,我从故纸堆里,翻出了七份这样的合同!

他们的身份信息各不相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地址都指向同一个偏僻的山村,贷款经手人,全都是王经理!而还款记录显示,每一笔贷款,都在发放后的三到六个月内,由一个第三方账户“全额还清”,并且支付了高额的利息。

表面上看,这是一笔笔完美的、优质的贷款业务。

但在我眼里,这简直就是最拙劣的作秀!

这根本就是王经理利用职务之便,虚构借款人,套取公司资金,再用这些钱去外面放高利贷,赚到钱后,补上本金和一部分利息,将剩下的差额,神不知鬼不觉地揣进自己的腰包!

他做得很高明,利用时间的跨度和小额分散的方式,让账目看起来天衣无缝。

可惜,他遇到了我。

我将那七份合同的关键信息,用手机悄悄拍了下来。做完这一切,我将所有东西复原,清理掉我来过的所有痕-迹,然后像往常一样,疲惫地锁门下班。

周五的晚上,公司里只剩下我和王经理两个人。

他照例在办公室里喝着茶,看着报纸,等着我做完最后的报表,然后锁门。

我将整理好的报表放在他的桌上,却没有像往常一样立刻离开。

“王经理。”我轻声叫他。

他从报纸后面抬起头,有些不耐烦:“干什么?又想求我给你多分点?”

我没有说话,只是从口袋里,掏出了我的手机,点开相册,然后将手机,轻轻地、屏幕朝上地,推到了他的面前。

手机屏幕上,第一张照片,就是“刘卫国”那份贷款合同的签字页。

王经理的目光扫过屏幕,一开始还带着几分轻蔑,但当他看清上面的内容时,他脸上的表情,瞬间凝固了。

我没有催促,只是静静地看着他,然后用手指,轻轻在屏幕上向左一滑。

第二张照片,“张秀兰”。

第三张,“李建军”。

……

一张又一张,一共七张照片,像七记无声的耳光,狠狠地扇在他的脸上。

办公室里,死一般的寂静。

王经理的呼吸,开始变得粗重。他脸上的血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褪去,额头上,开始渗出细密的冷汗。他那双总是闪烁着精明和贪婪的眼睛里,第一次露出了惊恐。

他猛地抬起头,死死地盯着我,像是第一次认识我一样。

“你……”他的嘴唇哆嗦着,一个字都说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