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李家这是要赖账不成?" 刘翠花尖锐的嗓音划破了杏花村的宁静,村口围了一圈看热闹的人。 王桂英抱着还在襁褓中的孩子,眼圈红肿地跪在赵家门前。 "翠花嫂子,我们不是要赖账,实在是..." "实在什么?你男人李忠不是号称村里第一巧匠吗?怎么,腿一断就成了废人,连十两银子都还不起了?"
1
三个月前,杏花村还是另一番景象。
李忠的木工铺子里叮叮当当响个不停,他正在给县城的富商打制一套红木家具。作为村里手艺最好的木匠,李忠的活计从来不愁,十里八村的人都排队等着他做家具。
"忠哥,这套家具做完,咱家就能盖新房子了。"王桂英挺着大肚子,笑眯眯地给丈夫端茶水。
李忠放下手中的刨子,宠溺地摸摸妻子的肚子:"再过两个月就生了,咱孩子出生就能住新房子。"
隔壁的赵富贵听到动静,探头过来:"忠兄弟,听说这套家具能赚五十两银子?"
"差不多吧。"李忠憨厚地笑笑,"富贵哥的杂货生意也不错。"
赵富贵眼中闪过一丝嫉妒,嘴上却说:"哪里哪里,不如忠兄弟的手艺金贵。对了,我听说县城的木器行老板想收你做徒弟?"
"人家是客气话,我这土把式,哪里配得上。"
"忠哥就是实在。"刘翠花从隔壁院子走过来,"不像有些人,一点小手艺就不知道天高地厚。"
王桂英听出话里有刺,但没有接茬。她知道翠花嫂子一向嘴毒,惹不起躲得起。
赵富贵瞪了妻子一眼:"胡说什么呢,忠兄弟人品好,手艺也好,将来必定发达。"
这时,独居的张奶奶拄着拐杖走过来:"忠儿啊,奶奶家的木桶漏了,你能帮忙补补吗?"
"张奶奶您说哪里话,这点小事算什么。"李忠立刻放下手头的活,"我现在就去看看。"
"哎呀,你这孩子,手头还有大活计呢。"
"大活计不急,张奶奶的事要紧。"
看着李忠跟张奶奶走远,刘翠花撇撇嘴:"真是闲得慌,自己家的活都忙不过来,还管别人闲事。"
赵富贵也有些不快:"老婆子一个破木桶,值得耽误五十两银子的大买卖?"
王桂英听不下去了:"张奶奶一个人不容易,邻里相帮是应该的。"
"应该?"刘翠花冷笑,"你们李家现在日子过得好,当然说得轻松。等有朝一日落了难,看还有谁管你们。"
这话说得很重,王桂英脸色变了变,但还是忍住没有回嘴。
赵富贵见气氛尴尬,打圆场道:"翠花就是嘴快,忠兄弟人品好,天会保佑的。"
半个时辰后,李忠回来了,手上还拎着张奶奶硬塞给他的一篮子鸡蛋。
"忠哥,张奶奶又给你东西了?"王桂英笑道。
"推不掉,老人家一片心意。"李忠把鸡蛋放进厨房,"明天咱们蒸个鸡蛋羹给你补补身子。"
赵富贵夫妇对视一眼,心里更加不是滋味。同样是邻居,张奶奶从来没给过他们什么好东西。
"忠兄弟,有个事想跟你商量。"赵富贵忽然开口。
"富贵哥请说。"
"是这样,我听说县城来了个大商人,专门收购精品家具运到京城去卖。你手艺这么好,不如我帮你牵个线?"
李忠眼睛一亮:"真的?那太好了。"
"不过呢,这个商人脾气古怪,最讨厌不守时的人。你这套家具什么时候能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