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您年纪大了,还是我去吧。"有邻居主动提出。
"不行,王大夫认识我,别人去他不一定肯来。"张奶奶坚持要自己去。
看着老人家拄着拐杖艰难地走向村东,王桂英感动得热泪盈眶。
"桂英,你别急,忠兄弟福大命大,一定会没事的。"赵富贵安慰道。
"就是,大不了歇几天,很快就好了。"刘翠花也在一旁附和。
但王桂英心里清楚,这不是歇几天就能解决的问题。李忠的腿伤得这么重,别说十天完工,就算一个月能不能好都不知道。
那套价值五十两银子的家具怎么办?县城的大商人怎么办?
更要命的是,家里的积蓄本来就不多,看病又要花一大笔钱。她还怀着孩子,马上就要生产,到时候又是一笔开销。
想到这里,王桂英差点晕过去。
"桂英,你坐下歇歇,别累着了。"张奶奶的孙子小石头搀扶着她。
小石头是个十六七岁的小伙子,平时在外面打短工,这次正好回来看奶奶。他看王桂英脸色苍白,连忙倒了杯热水给她。
"谢谢石头。"王桂英接过水杯,心里暖暖的。
这时,王大夫跟着张奶奶来了。老大夫六十多岁,医术在十里八村都有名。
"让我看看。"王大夫仔细检查了李忠的伤势,脸色越来越严肃。
"大夫,我男人怎么样?"王桂英紧张地问。
"伤得不轻,右腿小腿骨折,需要立刻正骨固定。"王大夫摇摇头,"而且至少要卧床三个月才能下地走路。"
"三个月?"王桂英一屁股坐在地上,眼前一片黑。
赵富贵夫妇对视一眼,眼中都闪过一丝说不清的神色。
"大夫,需要多少诊金?"张奶奶问。
"正骨五两,药费两三两,总共要八两银子。"
八两银子!王桂英脑子嗡的一下。李家的全部积蓄也就十来两银子,这一下就要花掉大半。
"先给病人正骨吧,钱的事不用担心。"张奶奶对王桂英说,"奶奶这里还有几两银子,先拿出来应急。"
"奶奶..."王桂英哽咽得说不出话。
"都是邻居,应该的。"张奶奶拍拍她的手,"忠儿平时帮了奶奶那么多忙,奶奶心里都记着呢。"
王大夫开始给李忠正骨,疼得李忠醒了过来,满头大汗。
"忠哥,你醒了?"王桂英扑到床前。
"桂英...家具..."李忠虚弱地说。
"别管家具了,你好好养伤要紧。"
"不行,那是五十两银子,还有县城的大商人..."李忠着急地想坐起来,疼得龇牙咧嘴。
"忠兄弟,你就安心养伤吧。"赵富贵走到床前,"那个商人的事,我会想办法解释的。"
"真的吗?富贵哥,拜托你了。"李忠感激地握住赵富贵的手。
"都是邻居,应该的。"赵富贵拍拍他的肩膀,"你就别操心了。"
看着赵富贵一脸诚恳的样子,王桂英心里涌起一阵暖流。虽然平时刘翠花嘴毒了点,但富贵哥还是很不错的。
然而她不知道,赵富贵心里想的完全是另一回事。
3
李忠养伤的第三天,王桂英就发现了不对劲。
按说这种时候,邻居们都应该来看望一下,但除了张奶奶天天来帮忙,其他人都像躲瘟疫一样躲着李家。
更奇怪的是,连赵富贵都很少露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