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王老师将一张物理竞赛选拔通知轻轻推到我们面前:“省级竞赛,难度不小,但机会难得。名额有限,各班尖子生都会卯足劲。”她的目光在我和张磊脸上停留片刻,像投石问路,“李明,你上次讲过的‘森林’,还记得吗?现在,你们也许该试试,看能不能在这片更大的林子里找到一起向上生长的伙伴。”

王老师的话像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那个关于森林的比喻,在初中曾艰难地撬开我封闭的心门,此刻,在这更辽阔也更严酷的高中丛林中,它似乎该有更深远的回响。我和张磊对视一眼,彼此都从对方眼中读出了跃跃欲试的火苗。

我们开始笨拙地实践“森林法则”。物理竞赛小组的第一次碰头会,气氛微妙得像绷紧的弦。周锐果然也在其中,他独自占据角落,眼神锐利如鹰隼,带着毫不掩饰的审视与疏离。讨论一道复杂的力学综合题时,我尝试提出一种有别于常规的思路。话音未落,周锐的嘴角便勾起一丝冷峭的弧度,声音不高,却足以让整个活动室安静下来:“花拳绣腿。竞赛场上,只有最简洁、最直接的解法才能得分。浪费时间。”他随即抛出的解法确实简洁高效,像一把闪着寒光的快刀。张磊想开口缓和,却被周锐硬邦邦地截断:“讨论可以,但别拖后腿。”他甩下这句话,收拾东西径自离开,留下尴尬的沉默。我胸中一股熟悉的焦躁猛地腾起,那曾经盘踞心头的灼热敌意几乎要冲破喉咙。我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回想王老师窗外的森林,以及那在暴雨后依旧忙碌重建家园的微小蚁群。我按捺住情绪,低声对张磊说:“没事,他的解法确实快,我们……再想想别的可能。”

森林的共生,并非童话般的温情脉脉。它需要根须在黑暗泥土中耐心地相互试探、缠绕,甚至要经历摩擦与疼痛。面对周锐的尖刻,我和张磊选择了沉默的韧性。我们开始更细致地分工,张磊负责梳理经典题型的不同解法,我则尝试寻找那些刁钻角度,周锐则如孤狼般执着于最优解的极限速度。偶尔,当他陷入某个复杂模型的泥沼,眉头紧锁,我会不动声色地将自己整理好的相关公式推倒推到他桌角。最初,他看都不看。直到一次模拟测试,一道题卡得他脸色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