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下午三点十七分,李明的手机屏幕上跳出了今天的第37个订单提醒。窗外的暴雨像无数根钢针,扎在"饿了么"的蓝色雨衣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他咬咬牙,把最后一口冷掉的包子塞进嘴里,发动了那辆除了铃铛不响哪儿都响的电动车。

"温馨提示:此订单预计配送时间18分钟,超时将影响您的考核评分。"系统冰冷的女声在头盔里回荡。李明看了一眼地址——23楼,没有电梯。他骂了句脏话,却不敢放慢速度。昨天因为超时3分钟,他被顾客投诉,平台直接扣了50元,相当于白跑了8单。

雨水顺着头盔缝隙流进眼睛,辣得生疼。在一个积水的十字路口,为了躲避一辆闯红灯的宝马,李明猛打方向盘,电动车在湿滑的路面上打滑,箱子里的奶茶洒了一半。他扶车时,膝盖重重磕在水泥地上,钻心的疼。

繁华都市中的孤独

晚上十点,CBD的霓虹灯将夜空染成紫色。李明坐在路边花坛上,啃着12块钱的卤肉饭。周围是衣着光鲜的白领们从高级写字楼里走出,说笑着走向地铁站。他每天穿梭在这座城市最繁华的地段,却从未真正属于这里。

手机突然震动,是妻子发来的视频通话请求。李明迅速调整表情,按下接听键。

"今天怎么样?儿子的奶粉快没了。"妻子的声音带着疲惫。

"挺好的,今天跑了45单,能挣三百多。"李明撒谎了,实际上只有28单,还因为洒了奶茶赔了50。他不想让妻子担心。

儿子在镜头里咿咿呀呀地叫着"爸爸",李明的心像被针扎了一下。他已经半个月没在儿子睡前回家了。

人性的温度与冷漠

凌晨一点,李明准备收工。手机又响了,是个备注"加急"的订单,地址在郊区的一个老旧小区。顾客要求必须在20分钟内送到,否则投诉。

"妈的,这时候还点外卖?"李明忍不住骂出声,但还是接了单。送的是一份28块钱的麻辣烫。

小区没有路灯,李明打着手电筒找到单元门。五楼,同样没有电梯。他喘着粗气爬上楼,敲响房门。

门开了,一个坐着轮椅的老奶奶接过外卖,颤巍巍地说:"小伙子,谢谢你啊,这么晚了还麻烦你。外面下雨了吧?快进来喝杯热水。"

李明愣住了,这是他今天听到的第一句关心的话。他摇摇头:"不用了奶奶,应该的。"

老奶奶坚持塞给他一把伞:"拿着吧,这么好的小伙子,别淋坏了。"

下楼时,李明发现订单备注里写着:"送餐的师傅辛苦了,如果下雨请一定注意安全,不用着急,安全第一。"原来加急是系统自动标注的。

骑在空旷的街道上,雨已经停了。李明抬头看着满天繁星,突然感到一阵无力。他今年32岁,大学毕业,曾经也有过梦想。现在每天重复着同样的生活,像个陀螺一样被平台抽打着旋转。

命运的转折点

凌晨两点,李明骑着电动车经过一个施工路段。路面上有一个没有盖的下水道井,他躲闪不及,连人带车摔了进去。

意识模糊中,他感觉自己在下沉,周围是冰冷的水和泥土。手机屏幕在最后时刻亮起,显示着今天的收入:237.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