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者,神之舍;门开则神安,门闭则神乱。开阖失度,神魂离宅,则癫狂、妄作、不识亲疏。”
她的目光死死锁在“门开则神安,门闭则神乱”这八个字上。脑海中,那个地下节点的景象、苏筠关于“生理调节”和“双向锁”的冰冷描述,与这古老的医理轰然对撞!
记忆织者……就是在强行“开门”!通过刺激“神门”等关键穴位对应的脑区,打开“心舍”的门户,让那些被精心包装的、虚幻的“神”(篡改后的记忆与情绪)长驱直入!而一旦这扇门被反复、过度地开启(像李伟这样沉迷使用),原有的“神”(真实的自我、真实的记忆)就会被冲刷、被替换……最终,“神舍”易主,神魂离宅——癫狂、妄作、不识亲疏!
李伟送走设备时那诡异的笑容和轻飘的态度,不正印证了“神乱”的征兆吗?
母亲为什么要把自己的记忆卖出去?那笔交易和这个“108号”编号有什么关联?她死死攥住那枚冰冷的金属小牌,指腹摩挲着背面的拉丁文刻痕:“Memoria est mercatura”——记忆即交易。这像一句诅咒,更像一个母亲在绝望中留下的、指向深渊的警示。
窗外的风忽然变大,吹得胡同口的纸灯笼疯狂摇晃,投下的影子如同张牙舞爪的鬼魅。阿里亚望向李伟紧闭的房门。里面传来他均匀的呼吸声,睡颜在门缝透进的微光中显得异常安宁,像个不谙世事的孩子。然而,在睡梦中,他的右手却在被子外无意识地、一下一下地抓握着空气,仿佛在徒劳地挽留着某个正从指缝中飞速流逝、永远无法再抓住的东西。
阿里亚感到一阵彻骨的寒意,如同赤身坠入冰窟——她终于明白,这不仅仅是记忆的篡改。这是一种更深层、更彻底的剥夺。剥夺一个人的过去,就是在剥夺他的根基,他的自我,他的“神”。
真相的深渊就在脚下,散发着冰冷的诱惑与致命的危险。而她,只差推开最后一扇门的勇气。
4 记忆当铺
清晨的阳光斜斜地穿透窗棂,在冰冷的砖地上投下几何形的光斑,却没有带来丝毫暖意。阿里亚被一阵急促、带着不耐烦的敲门声惊醒。
门外站着一个穿着褪色快递外套的中年男人,帽檐压得很低。他递来一个硬纸箱,包裹得严严实实,透明胶带缠了一层又一层,像捆着一件危险的证物。地址栏只有三个潦草的钢笔字:李伟收。
阿里亚接过箱子,分量不轻。她低头瞥见寄件地——南城工业区西段废弃区。心脏猛地一缩,母亲的病案里,那个地址旁边用红笔画过一个模糊的圈。
“知道是谁寄的吗?”她试探地问,声音带着晨起的沙哑。
快递员摇摇头,眼神有些躲闪:“取件点堆在犄角旮旯,取货的戴着口罩帽子,捂得严实,就撂下一句‘急件,快送’,声儿闷得听不清。”他语速飞快,说完转身就走,仿佛多待一秒都会沾上麻烦。
纸箱被放在李伟房门口。阿里亚轻轻推开虚掩的门。弟弟坐在床边,脸色在熹微的晨光中显得异常苍白,双颊却泛着一种病态的红晕,眼神晶亮,像刚做完一个不愿醒来的美梦。看到纸箱,他咧开嘴笑了,像个期待礼物的孩子:“快!帮我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