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有跟父母打电话时的欲言又止。

下午三点。

我的灰色工牌突然响起。

是周越深的内线。

“来我办公室。”

他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

比平时多了点犹豫,“林总监在。”

推开门。

林婉清正拿着平板展示数据。

“周总您看,她还在煽动用户上传隐私数据。”

“这已经不是内部问题了,可能引发监管风险。”

她抬眼扫我,眼神像手术刀,“司念,你这是在火上浇油。”

我没理她。

直接把手机怼到周越深面前。

屏幕上是最新上传的录音。

备注写着:“像周总一样的技术宅,开会只会说‘嗯’。”

下面有两百多条附和:“我也是!”“终于找到组织了!”

周越深的瞳孔缩了缩。

林婉清的脸色黑了。

“我没火上浇油。”

我盯着周越深的眼睛。

把灰色工牌拍在桌上。

“我只是证明给你看。”

“你那些躲在办公室练打招呼的录音。”

“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隐私。”

“是能让千万人觉得‘我不是一个人’的光。”

手机突然弹出提示。

APP 自动升级完成。

新名称闪着光:《沉默者联盟》。

下载量正在以每分钟一千的速度暴涨。

林婉清的平板 “啪” 地掉在地上。

我拿起灰色工牌转身就走。

会议室的门在身后关上时。

我听见周越深说了句。

“把数据审查报告撤了。”

3

林婉清的发布会定在周五下午。

公司大堂摆满了蓝色展板。

《理性沟通者》四个银色大字闪瞎眼。

宣传语加粗放大:“我们不需要共情,需要进化。”

我站在人群外冷笑。

这女人够阴的。

趁着《沉默者联盟》风头正劲。

推出个 “官方正版” 打擂台。

发布会现场座无虚席。

林婉清穿着高定套装。

踩着十厘米高跟鞋走上台。

灯光打在她脸上,零瑕疵。

“传统社交训练太依赖情绪价值。”

她抬手点开 PPT。

“我们的 AI,用数据说话。”

“精准计算对话时长、用词频率、表情管理。”

“让每个人都成为高效沟通的机器。”

大屏幕上跳出对比图。

左边是《沉默者联盟》的用户评论:“终于有人懂我的沉默了。”

右边是《理性沟通者》的演示界面:“对话响应速度提升 37%,无效停顿减少 62%。”

标题扎得人眼睛疼:“情感依赖 VS 智能适配”。

台下掌声雷动。

投资人频频点头。

有记者举手提问:“林总监,这两款产品定位冲突吗?”

林婉清笑了,笑得标准又疏离:“不冲突。”

“有人需要用共情自我安慰。”

“但真正的精英,选择用技术进化。”

这话里的阴阳怪气。

连前排实习生都听出来了。

我手机震了震。

同事发来消息:“她明着说你那是‘病态共情’!”

“投资人那边炸锅了,说周总被你带偏了!”

果然。

下一秒镜头扫到观众席。

几个西装革履的男人皱着眉低语。

“越界怎么开始搞这种情绪化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