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学生党员"这几个字,在场的大人们表情都变了。
我在高二就入党了,这在当时是很少见的,说明组织对我的认可。如果一个学生党员申请下乡,性质就完全不同了。
李老师和张老师对视了一眼,然后李老师说:"如果是这样,学校会全力支持晚晚的决定。"
"而且,"张老师补充道,"学校可以帮忙联系比较好的地方,确保晚晚的安全。"
我心里一动,赶紧说:"张老师,我已经有目标了,黑龙江的青山村。如果可能的话,希望老师能帮我联系一下。"
"青山村..."张老师想了想,"我记得去年我们学校有几个学生去了那里,听说确实不错。行,我回去就帮你联系。"
看到老师都支持了,我妈的脸更白了:"张老师,您说句公道话,晚晚一个女孩子去那么远的地方,合适吗?"
张老师犹豫了一下:"王阿姨,从个人感情上说,我也不忍心看到这么好的学生去受苦。但从大局考虑,现在确实需要有人带头。如果像晚晚这样的优秀学生都能主动申请,对其他同学也是很好的示范。"
"对!"李老师点头,"而且晚晚的行为体现了很高的思想觉悟,学校会在全校进行表扬。"
我偷偷观察着我爸的表情,发现他的态度已经开始松动了。
作为一个老党员,他很清楚政治正确的重要性。如果女儿的行为得到了学校的表扬,那对他的工作也是有利的。
"那就这样吧。"外公突然开口,"既然晚晚意志坚决,学校也支持,我们就别再阻拦了。"
"爸!"我妈急了。
"秀英,"外公看着我妈,"你想想,如果我们一直阻拦,最后晚晚还是坚持要去,那岂不是白费力气?不如我们主动支持,还能博得一个开明的名声。"
这就是外公的政治智慧,总能在复杂的形势中找到最有利的角度。
我爸也点了点头:"爸说得对。既然这样,我们就支持晚晚的决定。"
我妈看看我爸,又看看外公,最后无奈地坐了下来:"你们都疯了..."
但我知道,最大的阻力已经消除了。
"谢谢爸爸,谢谢外公。"我高兴地说,"我一定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心里暗自激动,青山村,我终于可以去了!
第四章
当天下午,我跟着张老师去了学校,准备正式提交下乡申请。
在去学校的路上,张老师忍不住问我:"晚晚,你真的想好了吗?以你的条件,完全可以推荐上工农兵大学,为什么非要去下乡?"
我知道她是真心为我好。在那个年代,能上工农兵大学就意味着有了铁饭碗,前途无量。
"张老师,我觉得比起读书,实践更重要。而且现在国家正需要有觉悟的青年去农村,我不能只顾自己的前途。"
张老师点点头,但眼中还是有些不舍:"你是我教过的最优秀的学生之一,看着你去农村受苦,我心里真的..."
"老师,您别担心,我会照顾好自己的。而且说不定在农村还能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呢。"
到了学校,教导处已经有不少同学在围观。看到我进来,大家都用好奇的眼神看着我。
"林晚,听说你要申请下乡?"我的同桌刘小敏凑过来问。
"嗯。"我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