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宴昭一开始并不相信这些谣言,他对谢宁婉有着一定的信任。然而,柳如烟并不罢休。她伪造了一些所谓的证据,包括谢宁婉与商人的书信往来,以及两人在外面见面的证人证词。这些虚假的证据让季宴昭开始动摇了。谢宁婉回到院子后,决定调查清楚事情的真相。她暗中派人调查柳如烟,终于发现了她编造谎言的证据。原来,柳如烟为了陷害谢宁婉,买通了一些下人,让他们作伪证。
谢宁婉拿着证据找到了季宴昭,将事情的真相告诉了他。季宴昭看到证据后,恍然大悟,他为自己的轻信和冲动感到后悔。他向谢宁婉道歉,请求她的原谅。
柳如烟瞅准时机,在季宴昭心情烦躁的时候,将这些“证据”呈递给他。她装作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说自己实在不忍心看到王爷被蒙在鼓里,希望王爷能够明察秋毫。季宴昭看到这些证据后,心中的怒火一下子就被点燃了。他对谢宁婉的态度急转直下,开始冷落她,甚至对她恶语相向。
谢宁婉察觉到季宴昭的变化后,感到十分委屈和不解。她试图向季宴昭解释,但季宴昭根本不听她的解释,认为她是在狡辩。两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矛盾也逐渐激化。
谢宁婉在被季宴昭误解后,并没有一味地伤心和抱怨。她开始冷静地分析事情的来龙去脉,怀疑这背后一定有人在搞鬼。她想起最近王府中一些下人的异常举动,以及柳如烟看她时那充满嫉妒的眼神,心中有了一个大致的猜测。
谢宁婉决定暗中展开调查。她利用自己在王府中的人脉关系,找到了几个可靠的下人,让他们帮忙打探消息。同时,她自己也仔细研究那些所谓的证据,试图从中找出破绽。
经过几天的努力,谢宁婉终于发现了一些线索。她发现那些书信的笔迹虽然模仿得很像,但还是有一些细微的差别。通过进一步的调查,她得知这些书信是柳如烟找王府中的一个幕僚代写的。
此外,所谓的证人证词也是柳如烟威逼利诱那些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