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的,是一步步把局势拉到我手里。
让他们尝尝,被碾压的滋味。
03
第二天一早,我比平时更早到公司。
部门还没几个人来,走廊安静得能听到脚步声。
我在办公桌前坐下,翻开电脑,调出公司内部的项目清单。
在一排排文件夹中,有一个格外显眼的名字——“S计划”。
这是公司刚立项的一个新产品推广项目,风险高、耗时长,没人愿意接手。
因为一旦失败,项目负责人要负全责。
我盯着那行字,嘴角微微上扬。
高风险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高回报。
我走到主管办公室,敲了敲门。
“进。”
主管抬起头,看到是我,有些意外:“路飞,你来得挺早。”
我开门见山:“我想申请接手S计划。”
他愣了两秒,眉头微皱:“你确定?这项目被不少人推掉了,预算有限,客户要求又苛刻,搞不好会砸手里。”
“我确定。”我盯着他的眼睛,“别人不愿意做的,我来做。”
他沉默片刻,慢慢点头:“好,我批准,不过我只能给你一个月的准备期,成果不行,项目就撤。”
“明白。”我应得干脆。
从办公室出来,我心里的战意更浓了。
过去这些年,我总是选择安稳的工作,稳妥的项目,只为了多赚点钱给赵梦玲买她想要的东西。
现在不一样了。
我不是为了谁而拼,是为了自己。
中午休息时,我给林建辉打了电话。
“辉哥,你之前不是认识几个做供应链的朋友吗?我有个新项目,需要一些高质量的渠道。”
“你是说S计划?”他笑了笑,“你小子动静挺大啊,这可是硬骨头。”
“骨头再硬,也是肉。”我回他。
“行,我给你引荐两个人,晚上有空吗?”
“有。”
挂掉电话,我开始重新整理自己的人脉清单。
这些年在职场打拼,我不是没有资源,只是以前没打算用。
下午,我主动去找了几位平时合作过的客户,简单透露了S计划的方向。
他们听后很感兴趣,但都说要看具体方案。
这对我来说,是机会。
傍晚,我和林建辉约在城南的一家日料店。
包间里坐着两位生意人,分别做原材料供应和渠道分销。
林建辉介绍后,我拿出提前准备好的PPT,把S计划的目标和市场潜力简明扼要地讲了一遍。
他们一边听一边点头,最后其中一个拍板:“如果你真能拿下头部客户,我们愿意先签个意向合同。”
有了第一批合作意向,我的底气足了不少。
回到家,我没有像往常那样刷手机,而是继续完善方案到凌晨两点。
我知道,这一步必须快。
在我暗中忙碌的同时,赵梦玲那边并没有消停。
她连续三天没有联系我,朋友圈倒是更新了几次,晒的是新包、新餐厅,还有几句“努力工作,享受生活”的文案。
我只是看了看,连点赞都懒得点。
第四天下午,公司内部例会结束后,我主动申请向高层做一次项目预演。
我的方案不仅比原计划精简了30%的成本,还在推广策略上增加了两条全新的线上渠道。
高层听完后,直接拍板让我正式启动项目,并给我调拨了额外的预算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