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大家篮子都摘满后才意犹未尽的准备回去。都摘得差不多了,零星的还能看见几颗。南枝看见边上有东西想去摘突然感觉脚下一滑,南枝滑了下去 ,裴四看见干赶忙去抱着她的腿,裴姣姣带着不情不愿杨氏也来了这才才停止的向下滑。
泥土松软湿滑,根本使不上力气。元姐儿也去顾不得吓哭的桃姐,跑过去几人合力拉着。不管怎样拉都没用 ,她的脚好像被卡在什么地方了。
随后璋哥儿哭着去前面给她们磕头 ,求她们来帮忙,最后是二房刘氏带着抄家那天新娶的媳妇曼娘和三房钱氏来帮忙。裴四用腰带拴着璋哥儿下去弄开卡着脚的地方 ,才把人拉上来的。
上来时南枝一手紧紧握着着一朵特别大紫灵芝,另一只手捏着四个小的把饶是见多识广的杨氏都惊呆了。
杨氏的眼睛死死盯着,想要把它吃掉。看到南枝看她,又别扭的扭过头去。南枝递给她一朵较大的,三颗小的分别给了刘氏曼娘和钱氏。
拿到手后都受宠若惊,她们是吃过灵芝的 ,可这紫灵芝珍贵的很。小心翼翼的找树叶包起来,准备回去,剩下的人看到后都后悔莫及,恨自己刚才没来帮忙。
明珠更是一脸尴尬,刚才元姐儿请她帮忙看一下桃姐儿 ,他拒绝了说是还要摘点回去。最后是裴姑姑家的念茹去哄好的,亏她刚才准备回去时还给她抓了好几把野草莓。就当喂狗了。有一想也没什么,帮不帮都是人家自己的事,她不应该强求别人。
裴四把桃姐儿拴在背上,扶着一瘸一拐的南枝,元姐儿和璋哥儿抬着篮子往回走。本来是想背着的 ,南枝没同意,觉得自己可以走。
给南枝敷完草药后,裴四带着璋哥儿去摸知了猴,去捉的人很多 ,好歹是块肉能解馋。裴四回来的时候带着一把穿好的知了猴。交给南枝开烤,他怕烤糊了。
这东西山里有很多,不一会就能闻见香味,馋的人想流口水。小孩子则一直缠着大人问好了没。让南枝有种岁月静好的错觉。
裴姣姣就把找到的串成一串,也在火堆上胡乱的烤着。她怕很黑,但也想尝尝这是什么味道,硬着头皮去找了,找了半天才找了几只。还摸到一个软软的东西不知道什么动物,拿起来一看是只癞蛤蟆 ,吓的赶快跑回来了。
烤好后,南枝给她们送了几串,感谢她第一时间冲上去救自己。杨氏别别扭扭的收下,嘴巴蠕动了几下好像是说谢谢。
等南枝回来便一起开动了。上面有点咸味,是裴四用一包野草莓找人换的。没有油炸的好吃 ,但此刻却是难得的美味。
差役过来通知明天就要出发,后续问题会有官差来交接。这次一共死了三十多人,还有七八个失踪,财物也损失惨重。暴雨来的太突然 还是晚上 雨势也非常大下的时间也长。让人措手不及,没办法救援。
裴四把东西收拾好第二天一早南枝的脚肿的不像样子。只能靠裴四背着,艰难前行“你对我真好,还愿意背我。”说着还在他耳朵上轻轻啄了一下。
裴四一下子满脸通红,嘴上说道:“这里都是人,你干什么呢?不正经。再说你是我夫人,背你是天经地义。”
“以前怎么不知道你这么油嘴滑舌,以为以为你就是个只会读书的书呆子”。裴四只是笑着不说话。
“想吃肉的过来买,”原来差役们打了几头大野猪,天热数量也多就500文一斤叫卖着。不知道还要几天才能走出大山,所以做点肉干当干粮。
让元姐儿去找野菜也不放心。裴四背自己一天也累的不行。
买肉回来后,借了一把刀,将肉切成薄片。用盐和花椒叶腌着,这还是在路上的时候,南枝眼尖,发现了一棵极小的花椒树。让璋哥儿去把把叶子和花椒全薅完了,花椒就两朵,还不完全成熟。
南枝让裴四找了一块扁平的大石头过来,放在火上。把腌好的肥瘦相间的肉放上去,不一会儿便烤的滋滋冒油。剩下的则用小棍子串起来,放在火边慢慢熏烤。
南枝烤肉的功夫,裴四已经去找了一把野菜回来了。这几天,南枝也教他认识了几种野菜。南枝认识的野菜种类也不多,都是在空间里的书上现学的。
随便在路边掰了几根树枝当筷子,将烤好的肉夹到边上,再把野菜放上去煎熟。一口肉,一口野菜,吃的根本停不下来。这是,这是他们进山以来吃的最好的一顿。
钱氏看到他们这样的吃法后也心动了,便走过来问裴四,这种石板子在哪捡的。裴四告诉她后,一群人跟着钱氏去捡石板子,准备烤肉吃。
吃完后,南枝让他们都去睡觉,自己则在这边看着烤肉。烤这种肉需要文火慢烤,要不然很容易烤焦。裴四不同意,想让南栀去休息。南枝说她白天他可以在他背上睡,再说了,他也怕裴四掌握不好火候,将肉烤焦了。
就这样又走了七八天,终于到了山脚下,不远处便是官道。这次他们晚了好几天,他们要在天黑前赶到驿站汇报工作,说明情况,然后再进城找当地的官员,在通行证上盖章。
在经过一个小镇时,突然一群挑担子的人朝他们走来。他们就是附近小镇上的人,知道这里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来一批有钱的犯人。差役们自然通融一下,但是要收好处,但是要收钱。按人头算,一个人五两银子。
最后从小贩们手中收取回扣、肉再小也是肉,他们也不嫌少。最主要的是,他们已经默契的达成了这种合作关系,双方对这笔交易都很满意。
最后南枝带着元姐儿和璋哥儿去买东西。兰栀的腿已经好的差不多了,可以走路,裴四觉得还没完全好非要背着。
南栀先买了10个大包子,十张大饼子,还有针线梳子。还给他们一人买了一串糖葫芦。又买了点盐等调味品。两个大水囊,一把刀,几个早熟的脆梨,一个小铁锅。一块卤肉。这些一共花了二两银子。
买这么多东西,才花了2两银子,给差役的通融费就花了15两。元姐和璋哥儿看见二两银子就买这么多东西,瞬间有点心疼刚才出的人头费,早知道刚才不来了。
他们以前是世家,是官家子女,根本不知道民间疾苦,十两银子就可以让一家四口维持一年的开销。
晚上,他们被安排在驿站的大通铺里,可以洗澡。要给驿站仆役烧水钱,一个人三十文。也可以住楼上的房间,但一晚需要5两银子。南枝觉得不值,选择住大通铺,和她们一样选择的人很少。而裴家众人都选择去楼上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