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立一旁的林舟竖着耳朵听着。黄河堤坝?这可是古代的重大工程难题。他忍不住多嘴:“陛下,奴才… 略懂些工程之事。”
沈惊鸿抬眼,示意他继续说。
林舟组织了一下语言,尽量用古人能理解的词汇解释:“堤坝溃决,多因基础不牢,水流冲刷导致管涌。若能改用‘分层夯实’之法,再在坝体内部铺设‘导渗层’,或许能省下大半材料。”
他怕女帝听不懂,随手拿起案上的毛笔和砚台,“比如这砚台,若只堆泥块,必散。但若一层泥一层草,夯实后再裹层粗砂,就能防水防冲。”
沈惊鸿瞳孔微缩。她虽不懂什么 “导渗层”,但 “分层夯实” 和 “加草防渗” 的道理却听得明白。前世黄河年年决堤,工部次次请款,耗费无数却不见成效,说不定问题真出在方法上。
“你能画出具体的图样?”
“能。” 林舟点头,“但需纸笔,还要些… 特殊的颜料。” 他需要炭笔来画剖面图,最好还有尺子。
沈惊鸿立刻吩咐:“给你调最好的画师,所需之物,无论多古怪,都给你找来。”
三天后,林舟拿着一幅详尽的堤坝改良图走进御书房。图上不仅有整体结构,还有放大的细节剖面图,用不同颜色标注了土层、草层、砂层的位置,甚至计算了每一层的厚度比例。
“此处为迎水面,需用块石砌筑,减少水流冲击。” 林舟指着图纸讲解,“坝体两侧挖导流沟,将渗水引出,避免泡软地基。”
随行的工部老尚书原本满脸不屑,看到图纸上的 “导渗沟” 设计时,突然 “咦” 了一声:“这法子… 竟与古籍中记载的‘疏水法’暗合,却更精妙!”
沈惊鸿看着图纸,又看看林舟。这个小太监,果然藏着秘密。但这秘密,对她而言,是天大的好事。
“就按此图施工。” 沈惊鸿当即拍板,“林舟,你随工部前往黄河沿岸,监督施工。”
林舟一愣:“奴才?” 他一个假太监去工地?
“你不去,谁确保他们按图施工?” 沈惊鸿挑眉,“放心,朕给你尚方宝剑,斩得贪官污吏,斩得奸猾工匠。”
林舟最终还是去了黄河工地。
他带去的不仅是图纸,还有几个被他 “改造” 过的工具 —— 用熟铁打造的三角支架(用于测量垂直度),用竹管和水制成的简易水平仪,甚至还有根据杠杆原理设计的省力夯机。
这些 “奇技淫巧” 起初遭到工匠们的嘲笑,直到林舟用水平仪精准测出一段堤坝的倾斜度,用三角支架校正了桩柱的垂直度,又用省力夯机让夯土效率提升了三倍后,所有人都服了。
“林公公真是神人啊!” 有老工匠对着他作揖,“这夯机,顶得上三个壮汉!”
林舟摆摆手,心里却在盘算:要是能搞出混凝土就好了,不过水泥的原料和烧制温度是个问题…
就在他沉迷于 “古代基建升级” 时,沈惊鸿在京城正经历着一场风暴。
沈渊联合几位老臣,以 “女帝宠信宦官,干预朝政” 为由,跪在宫门外 “死谏”。
“陛下若不将那妖言惑众的小太监召回问罪,老臣便撞死在这宫门前!” 沈渊声泪俱下,引得百姓围观。
前世,沈惊鸿定会慌乱妥协。但现在,她只是站在城楼上,冷冷看着下方的闹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