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隆中对雪
建安十二年的冬天,南阳卧龙岗落了场罕见的大雪。鹅毛般的雪片簌簌飘落,把茅庐的顶子盖得严严实实,檐下悬着的冰凌子有三尺长,像一串串透明的玉剑。
茅庐内,一个青衫士子正临窗而坐,手里捏着一卷《孙子兵法》,目光却落在窗外的雪地里。他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手指修长,翻动书页时带着一种从容的韵律。此人便是诸葛亮,字孔明,隐居于此已近十年。
“先生,门外有客求见。”书童诸葛均捧着暖炉进来,冻得鼻尖发红。
诸葛亮抬眼,丹凤眼微微眯起:“可是那涿县来的刘使君?”
诸葛均愣了愣:“先生怎知?那人自称中山靖王之后,带着两个红脸绿袍、豹头环眼的将军,说是从新野来的。”
诸葛亮放下书卷,嘴角勾起一抹淡笑:“三日前观天象,紫微星西倾,必有英主访贤。去请他们进来吧,记得煮一壶祁山雪水沏的茶。”
片刻后,刘备带着关羽、张飞踏入茅庐。刘备身上的锦袍沾了雪,鬓角凝着白霜,却依旧拱手行礼,姿态谦卑:“汉室末胄刘备,久闻先生大名,特来拜谒。”
关羽立在左侧,青龙偃月刀斜倚在墙角,丹凤眼扫过茅庐四壁——墙上挂着一幅《九州图》,案上摆着几卷竹简,竟是连件像样的摆设都没有。张飞站在右侧,粗声粗气地哼了一声,显然对这简陋的茅庐和年轻的“卧龙”不以为然。
诸葛亮请三人落座,亲手斟茶。茶汤碧透,浮着一层雪沫,热气氤氲中,他缓缓开口:“使君三顾茅庐,想必不是为了品这雪水茶吧?”
刘备欠身道:“天下大乱,董卓、曹操之流祸国殃民,备欲匡扶汉室,却智术短浅,屡遭败绩。望先生不弃鄙贱,指点迷津。”
诸葛亮指尖轻点案上的《九州图》,声音清润如玉石相击:“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他顿了顿,指尖移向荆州:“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又指向益州,“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刘备的呼吸渐渐急促,身子不由自主地前倾。关羽的丹凤眼亮了起来,张飞也忘了哼气,直勾勾盯着地图。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话音落时,窗外的雪恰好停了。一缕阳光穿透云层,照在《九州图》上,仿佛为诸葛亮勾勒的蓝图镀上了金边。刘备猛地起身,对着诸葛亮深拜下去,额头几乎触到地面:“先生之言,如拨云见日!备恳请先生出山,助备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