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我当时还很感动,以为她是真的在关心我的事业。现在想来,那些“不经意”的背后,全是处心积虑的打探。

如果真是这样,那林溪在我心中,就不再是一个一时糊涂、被花言巧语蒙骗的妻子。

而是一个心机深沉,伙同外人,企图用婚姻来掠夺我财产的毒妇。

那么,这个“L”,陆泽川,在整件事里,又扮演着什么角色?

我让老K把调查重点,转移到了陆泽川的财务状况上。

很快,结果出来了。

而这个结果,让我看到了整场阴谋背后,那最不堪的真相。

老K的调查报告,像一把手术刀,精准地解剖了陆泽川光鲜亮丽的“艺术家”外衣。

报告显示,陆泽川表面风光,实则早已深陷财务危机。

他沉迷于一场又一场的豪赌,在澳门的赌场里输掉了他多年积攒下来的身家。他的画廊,因为经营不善,濒临倒闭。他名下的几处房产,也早已悄悄抵押给了银行。

如今的他,就是一个背着巨额债务的空壳子。

圈内人都以为他低调,实际上,他是穷得只能低调。

他急需一笔巨款来填补这个窟窿。

而我,或者说我名下那即将价值过亿的股权,就成了他眼中最肥美的猎物。

那么,他和我妻子林溪,是如何精准地策划这一切的?

仅仅靠一个月的艺术沙龙相识,就能让我妻子如此死心塌地地为他背叛我,甚至算计我?

这不合逻辑。

除非……他们认识的时间,远远不止一个月。

我让老K继续深挖,把时间线拉长,追溯到我的大学时代,追溯到我和林溪相遇之前。

当第二份报告放在我面前时,我感觉自己坠入了一个深不见底的冰窖。

报告里,是一张泛黄的旧照片。

照片拍摄于我们大学的迎新晚会上,时间,比我认识林溪还要早半年。

照片上,年轻的林溪和一个男人亲密地依偎在一起,笑得无忧无虑。

那个男人,赫然就是年轻了十几岁的,陆泽川。

报告里写得很清楚,陆泽川,当年是我们大学艺术学院的外聘讲师。而林溪,是他最得意的学生。

他们,是师生,更是恋人。

所以,根本没有什么一见钟情,也没有什么中年艺术家的诱惑。

从头到尾,都是一场横跨了近十年的骗局。

我的大脑一片空白,所有的记忆碎片都在这一刻重组。

我想起了我和林溪的“初遇”。

那是在一场画展上,我被她的一幅名为《等待》的画作吸引。画中是一个模糊的背影,站在迷雾笼罩的山巅。我当时说,我从画里看到了孤独和渴望。

林溪当时看着我,眼神里充满了惊奇和欣赏,她说:“你是第一个,看懂我这幅画的人。”

我们的爱情,就从这份“懂得”开始。

现在想来,多么讽刺。

她等待的,从来都不是我。

那个所谓的“第一个看懂她”的我,或许只是她和陆泽川筛选出来的一个目标。

一个家境殷实、专业“多金”、性格温和、看起来容易掌控的“完美猎物”。

而后的十年,从校园恋爱到步入婚姻,她在我面前扮演着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扮演着温柔体贴的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