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绝无自杀之理!尔等之中,必有凶徒。”一个老婆婆哭天抹泪地跪在地上。
慧眼师兄把她扶起来:“景初师兄确是自杀。”
小尼姑说:“景初师兄的母亲数至,坚称其子为他人所害。”
叶向晚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某天早上,景初师兄一直没来上早课,慧眼师兄和慧根师兄去房里叫他,发现他吊在房梁上,已没了气息。”
“为何?”
“不知。”
“没报官吗?”
“官验为自戕。”
“有没有遗书?”
“没有。住持把师兄所有东西都烧了。”
那就有点奇怪了,自杀最起码应该写一封遗书交代一下后事。叶向晚有点怀疑,正好她闲着没事,于是她决定开始调查景初师兄的死因。
她护送老婆婆下山:“我相信您说的,我帮您调查。”
“婆婆,您为什么说你儿子不会自杀?”
“七天前他还来看我,说来年会为我庆祝生辰,怎会寻死。”
“昨天是景初师兄的头七,所以他下山后回寺庙就自杀了?”
“大约是。”
“他多久下山一次?”
“一年偷偷下山两回。僧人严守戒律,专注修行。不允许随便下山。可他每月都会寄信来,还捎带一些钱帛。”
景初师兄也真是够狠心的,抛下老母亲一个人独自上山当和尚。山路崎岖,小石子冒出尖尖的脑袋挑衅。婆婆不知道走了多久才到寺庙。叶向晚很想打一辆出租车,再不济,坐公交车也行啊。
终于到家了。婆婆给叶向晚倒了一杯水。碗口残缺了一大块,水里漂浮着几根草。叶向晚皱了皱眉头,但她口干舌燥,还是咕咚咕咚喝了下去。屋子里看来好久没打扫了,角落里结了好多蜘蛛网,屋顶漏了一个大洞,阳光斜斜地射下来。
婆婆拿出一个红木小盒子,倒是干净鲜亮。婆婆应该每天擦拭,是她的心肝宝贝。里面装着她儿子这么多年来,给她的信件。
叶向晚决定翻看一下这些信件,看看有什么线索。大多是嘱托母亲注意身体的,儿子过得很好之类的话。
!不对劲,有一年的字迹和其他时间的字迹不一样。三年前的信件!很娟秀漂亮的字。
“婆婆,我先走了,我一定会帮你查清楚的。”
她返回寺庙,想要问个究竟。
“小尼姑,景初师兄的信件是他自己写的吗?”
“景初师兄不会写字,大约是慧眼师兄代写的。”
叶向晚去找慧眼师兄:“慧眼师兄,你看看这是你的字迹吗?”
“不是。”
“那你知道这是谁的字迹吗?”
“我…我不知。”慧眼师兄眼神闪躲。
“那除了你,还有谁给景初师兄代笔写过信吗?”
“不知。”
一问三不知,绝对有猫腻。还是去问小尼姑吧。小尼姑在清扫院子。叶向晚拉着她在门口台阶上坐下:“你知不知道三年前,景初师兄和什么人走得特别近吗?”
“不知。”小尼姑眼神四处游移,慌乱地起身拿起扫帚。
“好姑姑,你告诉我吧。”叶向晚抢过小尼姑手里的扫帚开始扫落叶,“打扫交给我。”
“寺皆知,不可为外人道也。”
叶向晚拍拍胸脯:“绝不说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