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人,扒出了七年前,我失踪的寻人启事。
虽然妈妈当时只是敷衍地报了个案,但流程还是要走的。
寻人启事上,有我小时候的照片,还有我的名字。
林念。
这两个字,和妈妈的名字“苏晚”摆在一起。
网友们沸腾了。
“天啊!失踪的林念,会不会就是苏晚的女儿?”
“时间线对得上!七年前失踪,三年前发现骸骨,刚好!”
“所以,那个‘天才少女’的故事是假的?苏晚弹的,是自己女儿的骨头?!”
这个猜测,太惊悚,太炸裂了。
一下子,舆论的风向,全变了。
从“天籁之音”,变成了“人间惨剧”。
妈妈的经纪人,快要疯了。
电话一个接一个地打进来,质问,求证。
妈妈一开始,还很镇定。
她发了一份声明,说这一切都是无稽之谈,是恶意中伤。
她还说,会起诉造谣者。
她的矛头,直指刘警官。
5
刘警官很快就接到了警局老同事的电话。
电话里,老同事的语气很为难。
“老刘啊,苏晚那边发律师函了,说你造谣诽谤,影响很恶劣。你看这事……”
刘警官很平静。
“我说的都是事实。案子的卷宗都在,随便查。”
“可你没有证据,证明那架琴,就是用那孩子的骨头做的啊。”
“我会找到证据的。”
挂了电话,刘警官沉默了很久。
他知道,苏晚在业内地位很高,人脉很广。
想跟她硬碰硬,很难。
他拿出了我的卷宗,一张张地翻看。
里面有一张照片,是我被发现时,骸骨旁边的一件小东西。
一个生了锈的小铁盒,是我小时候的铅笔盒。
里面,有一块小小的、被磨得很光滑的石头。
那是我在老家河边捡的,我觉得它长得像月亮,就一直带在身边。
这个细节,当年并没有对外公布。
刘警官看着那张照片,叹了口气。
他决定,去找苏晚。
他想当面问问她。
他想看看这个母亲的眼睛,看看里面,到底有没有一丝一毫的愧疚。
此时的妈妈,正被记者围堵在酒店里。
她焦头烂额,脸色惨白。
何畏也在。
他还在安慰妈妈。
“苏女士,别担心。这都是小事,我会处理好的。一群乌合之众的狂欢而已。”
妈妈看着他,眼神里带着一丝依赖。
“何先生,这件事,不会影响到那女孩的家人吧?”
她到现在,还在担心那个虚构出来的“悲伤的父母”。
何畏笑了笑,“当然不会。他们远在国外,根本不知道这些。”
我看着这一幕,只觉得荒唐。
一个杀人凶手的父亲,在安慰一个亲手逼死女儿的母亲。
而他们讨论的中心,是我这具被做成乐器的骸骨。
真是,天大的笑话。
6
刘警官想见苏晚,比想象中还难。
他被酒店保安拦在了外面,也被经纪人一遍遍地挂断电话。
他没有办法,只能守在酒店门口。
像个最固执的讨债人。
终于,第三天,他等到了机会。
妈妈在何畏的陪同下,准备从后门离开。
刘警官冲了过去,拦在了车前。
“苏晚女士!我是刘成!当年负责林念失踪案的警察!我想和你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