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南书铮在上首坐着,低头看了一眼案上的两篇文章。一篇字迹工整流畅,用词文雅,言之有物;另一篇虽也字迹整洁,看着却不太美观,再看内容,大半都是生编硬造。

明明他教的都是一样的东西,甚至对章青岚指点更多,但章青岚所作的文章,仍远不如南烛。

南书铮看向自己的女儿,她站在下面,面容尚有些稚嫩,但已亭亭玉立。

“阿烛,你觉得为父对岚哥儿的教导方法不对?”

“是,女儿觉得父亲不该用教林表哥的方法教岚哥儿。个人天资不同,林表哥与您都有天纵之才,在诗词文章上更是远胜他人。岚哥儿却不同,他这几日都背书到半夜,却还是不如女儿。不是他不专心、不努力,只是他确实很难跟上父亲您的教导。”

南烛从前很少会反驳父亲,但如今,重活一世,她觉得很多事,都需要自己去争取。总由着人安排所有事,到最后,南烛对所有事都听之任之,亦害了自己。此时面对父亲,南烛直接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南书铮虽不大管家中的事,但他不是个很固执的人。从前是没人对他说过这样的话,但听南烛说了,他便也觉得有几分道理。

个人有个人的缘法,章青岚或许真不是读书那块料。正好再过几日,南书铮便要开始去衙门上值,也没有时间日日看着章青岚读书,便同意由南烛带着章青岚读书,而南书铮则是在闲暇时再对章青岚进行考校和指点。

不过南书铮又道,等明年章青岚十四岁时,就会把他送到国子监去。到时候,便也无需南烛领着他读书写字。

南烛一一应下了,见他无事,正要告辞,又被南书铮叫住。他看着南烛,语气中颇有些欣慰:“阿烛,你长大了。不止和县主相处很好,还能与岚哥儿玩到一处。”

“是,女儿长大了。”

南烛行了个礼,退出南书铮到书房。

重活一世,南烛自然要比上辈子有长进。她与乐平县主交好,一是因为乐平县主对她着实不坏,二是她知道,日后之事,她指望不上南书铮,反倒是乐平县主能成为她的倚仗。

对章青岚好一开始是为了讨好乐平县主,只是后来南烛觉得,除去初次见面用虫子吓她那一段,章青岚其实也不坏,甚至还颇有几分纯真侠义之心。

至于南书铮,他虽也愿意亲自教南烛读书,平日里见到时也会关心她,但更多时候,南书铮是不会管她的。他教南烛读书,也是因为在家守孝,无事可做而已。

南烛觉得,于南书铮而言,她像是他养的一盆花草,闲暇时他也会为这盆花草修修剪剪,浇一浇水,但他只有其他的事做,便不会再来关心这盆花。

“阿烛!”

南烛正慢慢走着,章青岚不知道从哪里突然跳出来。南烛被他吓了一跳,心脏怦怦直跳。

“你从哪里来,怎么忽然冒出来?”南烛拍了拍自己的胸口,一面继续往前走。

“我担心你,怕你被骂,特意在这里等你。”

南烛微微一笑:“父亲没有骂我,还叫我以后带着你读书。”

“真的?”章青岚开心地喊了一声,原地蹦了两下,又跟到南烛身边:“太好了!”

章青岚是喜怒都在面上的人,欢喜过后,他忽然又低落下来,轻声道:“阿烛,你父亲真好,不像我父亲。”

“是吗?”

“是啊!”

两人并肩走着,心思却各有不同。

过了几日,乐平县主买下的宅院修缮完毕,可以入住了。原本可早些入住的,但乐平县主嫌弃原先屋主的东西陈旧,墙面发黄,重新叫了人修缮一新,又换了家具,才安排入住之事。

乔迁新居是件大事,乐平县主特意去大相国寺请高僧看了日子,选了个离得最近的黄道吉日,才举家从郡王府搬到自己家。

新家就在外城靠近太平桥附近,那里离内城的崇明门也不算远,进了崇明门就是内城。在如今的汴京,能买到这样一处宅院,已算得上很不错了。

就算是如当今的大相公,也是住在外城的。

乐平县主能买下这样一座宅院,还借了她父亲大名郡王的势。原本有人也想买的,那人听说大名郡王的长女也要买,便干脆地撒开了手,不与乐平县主相争。

进新居这日,恰好又是南书铮正式任职的日子,倒算是双喜临门了。因此南府的这场宴席便办得格外隆重了些。

乐平县主为展示自己的理家本事,下定决心要在南府办好这次宴席。为此,她特意请了大名郡王府的四司六局来操办席面。

那一日,南府热闹至极,南书铮的同僚上官们都登门庆贺,连大名郡王都亲自来了。

与大名郡王一同前来的,除了他宠爱的一子一女,还有一个少年,听说是与郡王府同支的宗室子侄。

南烛未能亲眼所见前头的热闹,是去看热闹的含笑回来说给她听的。

南烛依旧不好见外客,今日只招待了郡王府的一个姨妈。就是大名郡王的女儿,名唤赵禅的。其实她才比南烛大两岁,但她是乐平县主的妹妹,南烛便只能唤她姨妈。

赵禅略坐了坐,前头便开席了。赵禅走后,含笑回来,不止给南烛带来前面宴上的热闹,还带来了提着食盒的丫鬟们。

乐平县主周到,心疼南烛无法出席自家的乔迁宴,特意叫四司六局的人,给她这里也单独上了一桌。

从前只听说过四司六局,却从未见过,南烛今日也算长了见识。这四司六局果然不一般,不止做菜力求最精,连碗筷摆放,盛菜的器具,都自有一套章程。

一桌的菜,南烛一个人自然吃不下这许多。每样菜用一两筷子,南烛便觉得饱了,倒是含笑,吃了不少。

但含笑也吃不下全部,一桌的好菜,撤走也可惜,南烛便叫含笑把菜分给院中的丫鬟们,人人都有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