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太子的承德宫忙到三更都未熄灭烛火,合宫上下除了大皇子,无一人阖眼。

而黎月白,则被这个大皇子留在宫中守夜。

有时候黎月白会觉得自己会不会注定就是个守夜的命,在大宁给子澈皇帝守夜,辗转到了大昭皇宫,竟然还要给太子守夜。

天色过三更,轮班守夜的宫女来替换黎月白,大家行动都轻手轻脚的,生怕惊醒了睡梦中的大皇子。

借着微弱的烛光,黎月白看见来替换的宫女眼神闪躲了一下,手脚有些发抖,及其扭捏的走到黎月白刚才所在的位置。

要是这么明显都看不出来问题,黎月白四年女卫白当了!

她娥眉微蹙,翻覆手间捻住三根银针,迅速打向宫女。

那宫女吓的尖叫了一声,抱头躲到角落里缩着,然后哆哆嗦嗦的从袖子里摸出一把匕首,瑟缩着身体用刀尖指着黎月白,毫无攻击力。

睡梦中的千允初被尖叫声吓的一激灵,登时睁开眼,撩开帷帐。

微弱的烛光下,黎月白着一身宫女的红衣,腰杆儿挺得直直的,居高临下的望着一个窝坐在角落里拿着匕首的小宫女。

千允初的第一反应是,黎月白欺负了小宫女,小宫女持刀自卫。

外头自然也听到了动静,伺候的宫女太监还有侍卫都赶忙跑来。

人一下子多起来,原本只是哆嗦的小宫女,吓的嚎啕大哭,一把丢了匕首,跪行到千允初的床边,拼命磕头,泪水涟涟的喊。

“殿下饶命啊,殿下饶命啊!”

千允初不傻,立刻明白发生了什么。

“拖下去,严加审问。”千允初心头一阵恶寒。

哭哭啼啼的宫女被侍卫拖走了,哭饶声吵得千允初头疼。

还没有登上太子之位,这些人,一个个就等不及了吗?

慎刑司,皮鞭子栓了铜块,沾着凉水狠狠的抽打再刚刚被拖进来的宫女身上,拷问的太监一边打一边逼供。

“招不招,招不招,招不招?”

宫女痛不欲生,哭的上气不接下气,大喊一声:“是……段王……”

千允初挥退乌糟糟站的一群人,借着烛光看了看侍立在一旁的黎月白。

烛火下这个单薄瘦弱的女孩,容颜清丽,眉宇中带着异于常人的坚毅。

她说自己是大宁王朝的逃奴,在她说让自己收留的时候,他什么都没多想,就应下了。

可是,她是段王府派来的杀手啊,她也是来杀自己的人……

“睡吧,我继续守着。”黎月白重新打起精神。

“刚才本宫睡得很熟。”

千允初此刻清醒无比,再要入睡,可不大容易。

“再睡一会吧,这样熟睡的机会,以后不多了。”

黎月白面无表情地接话,她不是在瞎说,要知道子澈皇帝的枕头下可是一直放着一把剑呢。

做了储君,做了帝王,哪还有睡好觉的机会。

千允初闻之一愣,琢磨了半天,才回过味来,她说的有理!

皇帝的子嗣众多,盯着皇位的皇子绝非泛泛。

现在还只是刺杀,将来还不知道会有什么招数和陷阱等着他,千允初哪还有心思睡安稳觉。

“既然刚才本宫睡得很熟,你为什么不动手?”

“打不过。”黎月白直言。

这翻云剑宗教导出来的人,哪是那么容易对付的!

“倘若能打得过呢?”千允初不死心的追问。

黎月白不解的看了他一眼:“你很想我杀你吗?”

千允初觉得这话说的好笑:“你不就是奉命来杀本宫的么?”

烛光下,少女轻启朱唇:“的确是他们的命令,但是奉不奉,是我的事。”

后面还有两句话,黎月白没有说:杀不杀你,看思君皇子的意思,怎么杀你,则看心情。

千允初用力合上帷帐,重新躺回柔软的锦被中。

帷帐合上的哗啦声让黎月白有些茫然,他是不是生气了?

那句话会让人生气吗?

刚才明明很精神,说躺下就躺下?

黎月白问:“你还睡么?”

“你之前撒谎。”帷帐里传来千允初闷闷的声音。

“我没有撒谎。”

为了不给以后的行动带来麻烦,黎月白已经最大限度的坦白。

“你说你找你娘!”千允初的声音还是闷闷的。

黎月白倒是忘了这茬了,她坦然道:“对,我撒谎了,那又怎么样?”

帷帐里的少年恶狠狠的呼了口气,正准备发作,外头忽然传来侍卫的声音。

“启禀殿下,那宫女招认了!”

千允初坐起身,隔着帐子问道:“招了什么?”

“那是昨日入宫的宫女,段王爷抓了那宫女的爹娘弟弟,要挟她伺机谋害殿下。”

段王,还是千肃康?

千允初呵了口气:“这个狼子野心之辈,本宫还未受封,就这样迫不及待派人暗杀!”

说来千允初觉得好笑,段王府派来暗杀自己的黎月白,大摇大摆的承认了,派来这个宫女,胆小怕事,逼供几下也承认了!

如今这千肃康,用人的眼光实在不济。

千允初冷冷道:“留她半条命,明日请段王爷来承德宫品茶,让段王爷认认这宫女……”

“你要撕破脸吗?”

黎月白对千允初的决定十分不解,这不过是些小打小闹,就要搬到明面上来了吗?

看来这个皇子,从小没受过什么大风浪,少年意气,所以做事直接,杀鸡之事还要用牛刀。

“那你有什么高见?”

千允初心头气恼,很想现在就把自己的三弟找来!

“他派了我,十日之期,没有什么动静,就不会急匆匆的再塞人进来打草惊蛇!你身手不凡,找这么一个刀都拿不稳的来刺杀你,一定是愚蠢至极!”

黎月白言下之意是,那宫女说出来的是假供。

如果不是段王派来的,却嚷嚷出段王的名号。

那说明,那个人,想挑起千允初和千肃康之间的矛盾,鹬蚌相争,自己做得利的渔翁!

“呵,好心思!”

一贯率直坦荡的千允初开始有些佩服这人的谋划了。

满朝文武支持之声最多的就是他和段王,倘若这两个闹起来,那父皇势必要择第三人为太子,而这个人,最有可能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