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周重华巍巍颤颤的睁开眼睛,就对上三双黑溜溜的大眼睛。

“姐姐,她醒了。”

最后面三岁左右的小姑娘脆生生的说。

“我去告诉奶奶和妈妈。”中间那个五六岁左右的小姑娘转身跑出去:“奶奶,妈妈,姐姐醒了。”

没一会儿,一个五十岁左右衣衫朴素,但仪容整洁的中年妇女走了进来。

“姑娘,你醒了?”

中年妇女来到床边,两女孩赶紧让开位置给她,她坐在床边朝周重华温和的笑。

周重华撑身坐起来:“婶儿,这是哪儿,我怎么在这里?”

中年妇女笑道:“姑娘,这是我家。我姓郑,你叫我郑婶儿就行。这三个是我孙女儿。”

周重华忙乖巧的叫人:“郑婶儿好,三位姐儿好。”

三个小姑娘闻言朝周重华露出甜甜的笑容。

郑婶儿这才跟周重华解释:“之前我儿媳妇静雪带着我家大姐儿和二姐儿去江边洗菜,我家二姐儿眼尖,一眼就看到了水里的你,忙告诉了静雪,静雪赶紧叫了左右邻居帮忙,这才把你从水里救了上来。

因着是我家二姐儿先发现了你,所以就把你送到我家里来了。”

周重华脸上露出感激:“原来是婶儿一家救了我,大恩大德重华永世难忘。”

周重华起身要跪谢郑婶儿。

郑婶儿忙按住周重华:“举手之劳罢了,不用这么客气。你现在感觉怎么样?可有哪里不舒服?”

周重华正想说没有哪里不舒服,就感觉喉咙痒,不由得咳嗽了两声。

“也不知道在水里泡了多久,怕还是着凉了。先喝一碗姜糖水暖暖身子吧。”

一个三十岁左右,面容温柔的女人挺着个锅大的肚子,手里端着碗走了进来。

郑婶儿连忙上前接过碗,女人抱着肚子来到床边朝周重华温柔的笑了笑。

“这是我儿媳妇吴静雪。”

郑婶儿将手里的姜糖水递给周重华:“你快把姜糖水喝了吧,喝了身子就暖和了。”

周重华看到三个孩子脸上都露出羡慕渴望的神色,忙推拒:“这怎么好意思?”

这年头红糖可是稀罕物十,用来招待客人都是十分有面子的。

郑婶儿塞进她手里:“赶紧喝吧,等会儿就凉了。”

周重华这才端起姜糖水喝了,果然感觉身体暖呼呼的。

“多谢婶儿,多谢大姐。”

郑婶儿将碗放到一旁桌上,吴静雪这才问她:“姑娘,你叫什么名字?家住在哪里?为什么会落水?”

周重华揉揉额头,露出痛苦的表情:“我只记得我好像叫做小七,其他的全都不记得了。”

郑婶儿和吴静雪对视了一眼。

看样子是失忆了,既然如此就等她身体好起来再说也不迟。

“既然这样,那你就先安心住下来,其他的事以后再说。”

郑婶儿起身:“你先好好躺着,等会儿做好了饭菜我再给你端进来。”

郑婶儿拿上碗,带着儿媳妇和三个孙女儿出去了,还把房门给合上了,房间一下子就只剩下一盏昏黄的煤油灯,照出周重华一双眼睛清醒无比。

她当然没有失忆,这一切都是她假装的。

得救是假装的,失忆自然也是。

这一切都是因为一个意外。

周重华前世乃是茅山派第十八代掌门人,死后本以为会跟掌门令解绑,而后投胎重生,却没想到掌门令穿越时空来到几百年后,跟新成立的夏国一个小姑娘绑定了。

绑定了就绑定了,掌门令乃是有灵之物,在门派传承断绝之后,它会自行挑选传承之人,只周重华没想到的是,掌门令跟小姑娘绑定了,她这个上一代掌门人却没转生投胎,而是困在了这个空间。

也正是因为她困在了空间,小姑娘虽然绑定了掌门令却无法跟掌门令产生联系,更无法进出空间学习师门传承,甚至就连掌门令和她的存在都不知道,如此自然是没法子进入空间或者得到她的教导,学习门派秘技,成为一派宗师。

倒是她困在空间里,看着小姑娘从咿咿呀呀的小婴儿,最后被家人狠心算计,惨死在家暴男手里,好像云养了个女儿一般。

想到惨死的周小七,周重华涌上一阵痛心。

小姑娘虽然出生在城里,父母都是双职工,后来周秉安更是做了几万人的机械厂厂长,家境也算得上极好,按理说她日子应该过得好,可惜她却遇到了一对奇葩父母。

周秉安和柳叶音都是二婚,都各自跟前一位生了三个儿女,之所以再婚无非是一个找保姆一个找饭票,这也无可厚非,但两人又觉得这样的婚姻关系不稳固,于是又心照不宣的生个孩子来稳固家庭关系。

结果工具人周小七生出来了,这夫妻俩一个觉得婚姻关系稳固了,且小女儿父母双全,前妻生的只剩下他一个亲爸多可怜,再加上他事业心本就重,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事业上,便更加没有精力和时间放在小女儿身上了。

而另一个正如周重华之前说的,二婚已经是迫不得已,还生出个孽种来,她深觉得自己对不住前夫,对不住那几个没了亲爸的孩子,因此对小女儿也是厌恶至极,只要周秉安不在跟前,常常是非打即骂,把人当个丫鬟一样糟践,仿佛这样前夫和孩子们跟前就能多赎罪几分似的。

原本这样也就罢了,好歹没缺吃的也没缺穿的,还有书读,好好的长大了,日后再找个过得去的人家嫁了,日子也能过下去。

谁知道变故就出在她15 岁初中毕业这年。

上面颁布了新的下乡政策,针对的是干部多子女家庭,要求多子女的干部家庭必须有一个孩子下乡建设农村,正好周秉安和柳叶音和前一个的小女儿周小六和周小六都高中毕业,正好符合下乡要求。

也就是这姐妹俩肯定有一个要下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