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镜中影非影,门后门是门。七月初七,双生需见。若墨儿看到此信,小心‘他’——”

纸到这里戛然而止,像是被人撕掉了后半段。

林墨将日记纸和玉佩塞进怀中,突然听到后院传来锁链拖动的声音。他握紧铜钱剑,一步步向后院走去——那里是祖父自焚的地方,也是匿名信上标注的“入口”。

“双生……到底指什么?”

《青冥录》

第二章:茅山遗书

林墨强压惊恐,翻开随身携带的《茅山图志》。这本古籍封面由黄麻纸制成,边角早已泛黄破损,书页间夹着几片干枯的银杏叶——那是祖父临终前亲手塞进书页的。他记得那天祖父枯瘦的手指拂过“青冥录”三个字时,指甲几乎嵌进纸页:“墨儿,记住,茅山术法的真谛,从来不在符咒,而在人心。”

“等等……” 林墨翻动书页时,一张泛黄的纸突然掉落——夹在第47页“三煞天棺封印法”的章节间。纸上用蓝黑墨水写着几行扭曲的字迹:

“民国三十八年冬,已练至第七重,需活人精血三十。清沅师兄若知,必阻我。今夜偷青冥录,以绝后患。

——玄尘”

林墨的心脏猛地一缩。玄尘的修炼笔记?他迅速对比《茅山图志》的字迹——祖父的批注是工整的小楷,而这张纸的字迹潦草,墨水在阳光下泛着微弱的蓝紫色荧光。

不对。 林墨突然想起,祖父曾说民国时期的墨水都是碳素的,颜色发灰,而蓝黑墨水是1980年后“英雄牌”才量产的。这张笔记是伪造的!

他抬头看向石棺,棺身刻满诡异的符文。手电筒光束下,符文呈现出诡异的荧光绿,当林墨的指尖靠近时,符文会顺着皮肤移动,在手腕形成“寅”字(地支第三位,对应凌晨3-5点)。

“寅时……” 林墨喃喃自语,想起祖父日记里的话:“林家血脉在寅时最纯,也最危险。”他蹲下身,发现符文排列规律与第一章铜镜碎片的北斗七星形状一致,唯独“摇光”位的符文缺失——那里恰好对应石棺的锁孔位置。

突然,石棺底部传来金属碰撞声。林墨移开石棺旁的碎石,发现一个暗格,里面是祖父的银质怀表。表盖内侧刻着“七月初七,寅时三刻”,指针停在寅时,表壳有明显的撞击痕迹,像是被强行停止。

表链上挂着微型青铜钥匙。 林墨握紧钥匙,发现纹路与第一章铜镜碎片的缺口完全吻合。他打开怀表,齿轮突然开始倒转,发出刺耳的摩擦声。

与此同时,石棺上的符文荧光变为血红色,在地面拼出“非活人血不可”——与《茅山图志》中“活人血为引”矛盾。

“两种献祭方式?” 林墨的手指颤抖着抚摸怀表,表盖内侧的刻字突然渗出鲜血,与石棺符文连接,形成完整的“七星钉魂阵”图谱。图谱旁用朱砂写着两个小字:“死阵”。

石棺突然剧烈震动,怀表齿轮“咔嗒”一声断裂,弹出一张极小的羊皮纸,画着两个重叠的阵法:“七星钉魂阵”与“反向七星阵”,前者用红笔标注“死”,后者用蓝笔标注“生”。

“原来如此……” 林墨突然明白,祖父根本没打算用活人献祭。他迅速翻到《茅山图志》第89页——那里记载着“反向七星阵”的解法,需以“血亲魂为引”,而非鲜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