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神坛边缘,暗流噬心
上海,东方体育中心。
今夜,这里不是体育的圣殿,而是流量的祭坛。
穹顶之下,人声鼎沸,荧光棒汇成躁动的海洋。
所有人的目光,都死死钉在舞台中央那个身影上——旺仔小乔。
她穿着斥资百万、由顶级设计师打造的梦幻长裙,灯光下流光溢彩。
然而,最夺目的不是华服,而是她脸上那层薄如蝉翼、缀满细碎水晶的面纱。
它遮住了她被誉为“建模脸”的五官,只留下一双描画得极其精致、此刻却在强光下微微颤动的眼眸。
“蒙面歌姬,聆听天籁!”——这是演唱会最大的噱头,也是最高票价近千元的底气。
“旺仔小乔!女神!!”
“小乔!我爱你!!”
狂热的呼喊声浪几乎掀翻屋顶。
但在这震耳欲聋的声浪之下,一些更尖锐、更冰冷的声音,如同毒蛇吐信,悄然蔓延:
“遮着脸唱歌?谁知道是不是假唱对口型?”
“听说歌都是抄的?版权费给了吗?”
“一张破面纱值一千?割韭菜新姿势?”
“道歉信是AI写的吧?查重97%!糊弄鬼呢!”
这些质疑,并非空穴来风。就在演唱会前夕,几颗重磅炸弹接连引爆网络:
第一颗雷:版权抄袭风波。
一个拥有十几万粉丝的音乐博主“扒谱侠”发布深度解析视频,用波形图、旋律线对比,石锤旺仔小乔演唱会主打的五首“原创”新歌,核心段落与国外几个小众独立音乐人的作品高度重合,相似度惊人!
“借鉴?这是赤裸裸的抄袭!”舆论哗然。
工作室仓促回应,避重就轻,称“存在灵感启发”,却拿不出任何授权证明,反而激起更大质疑。
第二颗雷:AI道歉信丑闻。
一封据称是旺仔小乔团队内部流出的邮件截图疯传。
邮件显示,在版权风波初起时,团队曾紧急联系某知名AI文案平台,支付高昂费用,要求“生成一封情感充沛、态度诚恳、能最大限度博取粉丝同情和原谅的道歉信”,并特别标注“需体现声泪俱下的悔意”。
更讽刺的是,这封最终以旺仔小乔个人名义发出、言辞恳切、甚至提到“失眠”“流泪”的道歉信,被技术党用专业查重软件一跑——重复率高达97%!
铁证如山!“鳄鱼的眼泪都是AI合成的!”“把粉丝当傻子耍!抄袭完连道歉都造假!”信任的堤坝,被这记重锤砸出了巨大的裂缝。
第三颗雷:天价票与“录播”疑云。
有自称内部人员的匿名爆料称,演唱会部分环节为提前录制,并非全开麦真唱。
结合“蒙面”的设定,质疑声瞬间达到顶峰。
“花一千块看录播?当粉丝是冤大头?”“蒙面是为了方便放录像吧?”天价票与“不露脸”的组合,在丑闻加持下,成了贪婪和欺诈的代名词。
后台,VIP休息室。
空气粘稠得让人窒息。
旺仔小乔坐在巨大的化妆镜前,镜子里映出她面纱下紧绷的下颌线。
经纪人小雅像个热锅上的蚂蚁,语速快得像机关枪:
“小乔!稳住!外面‘假唱’‘录播’的弹幕刷疯了!版权和道歉信的帖子又冲上热搜前三了!好几个大V下场带节奏!舆情…彻底失控了!”她看着手机屏幕上那刺眼的红色下降箭头——实时粉丝数正在以每分钟几千的速度流失,心都在滴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