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社每周一的例会,成了周毅一周中最期待也最煎熬的时刻。他发现自己开始不由自主地在人群中寻找那个淡蓝色的身影。听她发言时,他比分析代码还要专注;当她在自由讨论中因为某个观点而眼睛发亮时,他会觉得那比实验室里跑通一个复杂算法还要令人愉悦。
一种陌生的、甜蜜又酸涩的情绪悄然滋长——暗恋。
他开始“偶遇”苏沐晴。在食堂三楼靠窗的明亮位置(他观察到她喜欢那里的阳光),在图书馆三楼安静的文学区(她每周二四下午固定在那里自习),甚至在离学校两个街口、她常去买奶茶的小店门口(周五下午,一杯去冰半糖的珍珠奶茶)。他像一个潜伏的程序,精准地定位着目标坐标。
他从不主动上前,只是隔着书架、隔着人群,远远地看着。然后在随身携带的一个黑色硬皮笔记本的某一页,用只有自己能懂的符号和简短的词语记录下观察到的碎片:
> 11.05 周四 图书馆文学区 窗边第三桌 读《霍乱时期的爱情》 书页边缘有细密笔记 钢笔字很秀气
> 11.13 周五 奶茶店 珍珠奶茶(去冰半糖) 先吃掉所有珍珠 再喝奶茶 专注时会把左边头发绕在食指上
> 11.20 辩论社活动 讨论“人工智能威胁论” 发言引用艾萨克·阿西莫夫机器人三定律 逻辑清晰 反驳对方时下颌会微微抬起
室友张浩,一个嗅觉敏锐的东北小伙,很快发现了端倪:“老周,你最近很不对劲啊!老跑文学区干嘛?该不会是…春心萌动,看上哪个中文系的才女了?”
周毅正对着电脑调试一段代码,头也不抬:“胡扯。查资料。”
“查资料?查苏沐晴的资料吧?”张浩坏笑着凑过来,一把抢过周毅放在桌角的黑色笔记本。周毅瞬间像被踩了尾巴的猫,猛地起身去抢。
“还给我!”他耳根通红。
“哟哟哟,急眼了!”张浩灵活地躲开,迅速翻到最新一页,看着那些符号和简短的词组,啧啧称奇,“行啊老周,玩暗恋还搞加密记录!需要兄弟助攻不?我媳妇林小满跟她一个宿舍,铁磁儿!”
“不需要!别瞎掺和!”周毅终于抢回笔记本,紧紧攥在手里,心跳如鼓。
张浩的“助攻”虽迟但到。两天后的中午,在食堂,周毅“恰好”被张浩拉着坐到了林小满和苏沐晴的对面。
“沐晴,这是周毅,张浩的室友,计算机大神!”林小满热情地介绍,“周毅,这是我最好的室友,苏沐晴,才女!”
“我们认识,辩论社的。”苏沐晴抬起头,对周毅笑了笑,那笑容自然大方,却让周毅觉得比窗外的阳光还耀眼。
“对…认识。”周毅感觉舌头有点打结,只能低头猛扒了一口饭。
话题很快被林小满和张浩主导,气氛活跃。苏沐晴偶尔加入,说起家乡(南方一个以樱花闻名的小镇)时,眼中流露出温柔的光:“每年春天,从我家窗口望出去,整条街都是粉色的云霞,风一吹,花瓣像雨一样落下来。来C大之前,我还没见过真正的雪呢。”
“冬天会下雪的。”周毅突然开口,声音不大却足够清晰。三双眼睛瞬间看向他。他推了推眼镜,鼓起勇气对上苏沐晴的目光,“C市的雪…也挺好看的。我是说…如果你愿意,下雪的时候…我可以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