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点五十九分,我站在歪歪扭扭的木招牌下,盯着玻璃门上“今日供应:老板心情”的粉笔字发愣。推门时风铃叮当作响,江屿正系着围裙煮咖啡,阳光透过百叶窗切在他侧脸,把睫毛的影子投在吧台上,像落了排小栅栏。
“美式?”他抬眼时,蒸汽在他睫毛上凝成小水珠,“还是要……加双份糖的热可可?”
我猛地抬头:“你怎么知道?”
他笑得狡黠,往咖啡机里填豆子:“猜的。昨天你手机黑屏前,我好像瞥见屏保是只抱着棉花糖的猫。”
吧台上的咖啡渍还没擦干净,我盯着那片褐色痕迹走神,突然发现他牛仔裤膝盖处有块补丁,针脚歪歪扭扭,像小孩子绣的十字绣。“不雇人吗?”
“雇过,上个月走了。”他磨着豆子,声音混着机器的嗡鸣,“她说我总在浓缩里加肉桂,是对咖啡的亵渎。”
我忍不住笑出声,目光扫过墙上的手绘菜单:拿铁旁边画着吐舌头的猫,美式旁边是哭丧脸表情包,最下面一行用荧光笔写着“隐藏款:老板说啥就是啥”。
“隐藏款是什么?”
他突然凑近,薄荷混着咖啡的气息漫过来,几乎要贴到我耳边:“数据告诉我,你现在需要点甜的。”
当他把一杯缀着棉花糖的热可可推过来时,我才发现杯壁上用巧克力酱画了只小猫,正叼着颗星星。棉花糖慢慢融化,在褐色液体里晕开浅粉色的云,像极了我昨晚失眠时的胡思乱想。
手机突然震动,张姐发来消息:“创意部要做用户画像联动活动,江屿点名要你对接,说‘只有林分析师的数据能看懂’。”
我戳了戳杯里的棉花糖,它软乎乎地散开,把可可染成了温柔的粉。原来我的模型真的不准——它算得出用户复购率,却没算到我会对着肇事者的咖啡杯,心跳快得像要撞碎肋骨。
3 算法算不出的心动
会议室的空调开得像冰窖,我裹紧西装外套,把打印好的用户报告推到江屿面前。表格里的消费数据标得五颜六色,光25-30岁女性的咖啡偏好就列了三页,张姐昨天还笑我:“再加点亮片就能当十字绣卖了。”
江屿指尖点在“每周平均购买3.2杯咖啡”那行,突然抬头笑:“林分析师,你觉得这些数字背后,藏着什么?”
“规律。”我调出折线图,指尖划过屏幕,“工作日早九点是通勤高峰,下午三点是下午茶时间,建议这两个时段多备人手。”
他没看图表,反而掏出个速写本翻得哗哗响:“上周三早九点十五分,靠窗第三桌的女生,买了杯焦糖玛奇朵。”他指着本子上的涂鸦,一个扎马尾的小人正把糖包全倒进杯子,“那天是她生日,刚跟家里吵完架,想给自己找点甜的。”
我的笔尖顿在笔记本上。
“周五下午三点零七分,穿灰西装的男生买了四杯美式。”他翻到下一页,上面画着四个碰在一起的咖啡杯,“他团队项目过审了,想请同事喝一杯,又不好意思明说。”
我盯着那歪歪扭扭的画,突然想起自己改模型改到崩溃时,总偷用隔壁工位莉莉的会员卡买热可可——她的卡积满10杯送一杯,而我总在备注里写“多加棉花糖”,这个习惯,系统里从来没有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