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张姐把新报告摔在我桌上时,我正在画咖啡杯的数据分析图。联名活动参与度爆表,尤其是“给陌生人点杯咖啡”环节,转化率63%,远超模型预测的40%。

“老实说,你是不是动了数据?”张姐盯着我泛红的脸,“江屿说有天半夜系统多了两百个匿名单,全是给加班的人点热可可,备注还都一样——‘多加棉花糖’。”

我的脸“腾”地红了。上周看后台数据,凌晨订单少得可怜,我鬼使神差充了笔钱,设成自动给每个深夜下单的用户加赠热可可。那些备注,全是我自己的习惯。

“我只是……”

“只是觉得加班的人需要点甜的?”江屿的声音从门口飘进来,手里拎着个保温袋,“新做的海盐焦糖拿铁,赔罪。”他晃了晃袋子,“顺便……谢谢你的‘匿名爱心’。”

张姐看看我,又看看他手里的咖啡,突然笑出声:“行吧,算数据误差。不过林未,下次做好事记得走公司账,别让江顾问以为我们部门穷得要员工贴钱。”

办公室没人后,他把拿铁推过来,杯沿沾着圈奶泡:“为什么用自己的钱?”

“模型说善意互动能提升用户粘性。”我搅着奶泡,声音越来越小,“而且……我加班到凌晨时,也总盼着有人突然送来杯热的。”

他突然笑出声,肩膀轻轻蹭了蹭我的胳膊,像只撒娇的猫:“其实我早知道是你。每次系统弹出匿名订单,备注都写‘多加棉花糖’,除了你还有谁?”

我猛地抬头,撞进他带笑的眼睛里。原来那些被我藏在数据背后的小心思,早就被他看穿了——就像看穿我总在报表里画小咖啡杯,看穿我假装研究数据时偷偷看他。

那天下午,我给模型加了个新变量——“意外的温暖”。测试显示它能让复购率涨21%,但我知道,对我来说,这个数字藏着他耳尖的红,藏着他画在棉花糖上的笑脸,藏着此刻他指尖敲在我桌上的节奏,像在数我们悄悄变快的心跳。

6 当算法遇见意外

我蹲在吧台前,看江屿把不同产地的咖啡豆排成一排。阳光透过百叶窗,在他手背上投下明明灭灭的光斑,量勺轻轻晃动,豆子滚得嗒嗒响,像在数着什么。

“你看,”他指着电子秤,“同样15克豆子,不同的人称,总会差一点。”

我盯着屏幕上的自动出餐方案,上周为了把误差压到0.1克,跟他吵了一架。我说“机器比人靠谱”,他说“人喝咖啡是喝心情,不是喝克数”。

“机器算不准心情误差。”他塞给我块刚烤好的曲奇,黄油香漫开来,“就像你今天改了三次模型,肯定累了,得多放半勺糖。”

手机突然震得厉害,公司群消息刷得飞快:系统遭黑客攻击,用户数据可能泄露!

我猛地站起来,曲奇渣掉了满裤子。江屿一把拉住我手腕,他的掌心很暖,温度透过衬衫传过来,奇异地稳住了我的慌:“别急,我认识个做网安的朋友,他技术比IT部小王好十倍。”

我们冲进储藏室,他翻出个落满灰尘的旧笔记本,键盘上的字母都磨掉了一半。“学建筑时顺便修了计算机课。”他开机时侧脸笑,睫毛上沾着点灰,“当时觉得没用,没想到现在能帮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