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燧人氏行动参与者报告书
我是隋玉(21世纪科研人员)
作为21世纪与未来世界的连接者,“燧人氏”行动于我而言,是一场跨越千年的救赎。我们用“燧光”纽带架起时空之桥,让未来的警示照亮当下的歧路,让当下的生机注入未来的绝境。此刻,两个时代的科学家仍在并肩改写命运——或许路途漫长,但火种已燃,文明可期。
我是林溪(21世纪研究人员)
从商场的混乱到未来的废墟,我见证了母亲与无数人用信念对抗绝望。我是“燧光”的数据记录者,也是两个时代的见证者:未来的黄沙下藏着教训,当下的春光里埋着希望。我相信,当21世纪的樱花落在3030年的土地上时,我们终会明白,所有的坚持都值得。
我是李建国(21世纪科研人员)
作为隋玉的老搭档,收到“燧光”传来的未来影像时,我才惊觉我们正站在命运的悬崖边。“燧人氏”行动让纸面上的预警变成了必须直面的现实——我们将未来科技拆解、落地,把减排方案从理论推向实践。此刻,实验室的新能源原型机仍在运转,窗外的梧桐叶比去年更绿了些。这不是结束,是两个时代共同写给地球的回信。
我是秦淮景(未来世界的秦首领)
作为3025年华夏区的守护者,我曾以为人类的结局早已注定。“燧人氏”行动让我们看清:毁灭从不是宿命,而是过去的选择。如今,看着未来的科技在21世纪扎根,看着他们为避免灾难而奔走,我终于敢相信——我们失去的蓝天白云,会以另一种方式归来。
我是李荣昌(未来世界物理学家)
我研究时空理论半生,从未想过能亲手触摸两个时代的边界。“燧光”的每一次闪烁,都是科学与勇气的共振:我们把未来的错误传给他们,他们把新生的可能还给我们。这场行动教会我,最伟大的公式,从来都写在“希望”二字里。
我是张启明(21世纪科研人员)
当我踏上3025年的土地,才真正读懂“警示”二字的重量。“燧人氏”行动不是单向的拯救,而是两个时代的互相救赎——我们用当下的行动修正未来,他们用未来的智慧照亮当下。此刻,21世纪的减排法案正在落地,未来的防护罩外已能捕捉到微量新鲜空气。这不是终点,是新的起点。
壹
商场里的霓虹还在闪烁,隋玉拎着刚给女儿林溪买的新款耳机,指尖划过包装上的反光纹路。“试试?据说降噪效果堪比专业设备。”她侧头看向身边的少女,林溪正低头刷着手机,闻言抬了抬眼,嘴角弯了弯:“妈,你这审美终于跟上时代了。”
话音未落,一阵剧烈的晃动突然袭来。货架上的商品噼里啪啦砸落,人群尖叫着四散奔逃。隋玉下意识将林溪护在怀里,只觉得天旋地转,眼前的景象扭曲成一团模糊的光怪陆离。耳边是尖锐的嗡鸣,仿佛有无数根针在刺穿着耳膜。她死死攥着女儿的手,在意识彻底被黑暗吞噬前,只听到林溪带着哭腔的一声“妈——”
再次睁开眼时,刺鼻的铁锈味混杂着尘土气息扑面而来。
隋玉猛地坐起身,环顾四周。这里不是商场,也不是任何她熟悉的地方。灰蒙蒙的天空低垂着,像是一块脏污的抹布,远处的建筑只剩下断壁残垣,在狂风中发出呜咽般的声响。飞沙走石拍打着脸颊,生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