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我不知道的是,这一切的发生都不是偶然的。

房东太太似乎早已洞察了我的需求与喜好,她的每一个举动都恰到好处地贴合了我的生活节奏。

或许,从我踏入这所房子的那一刻起,她那双敏锐的眼睛就已经捕捉到了我疲惫的身影和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对舒适生活的向往。

她的细心与周到,让我开始怀疑,这一切的安排是否都经过了她深思熟虑的考量。

当然,我更不知道的是,这一切的发生都是有人暗中特意的安排。

原来,房东太太是受人所托,不仅以修缮为名逐渐改善我的居住环境,更是想尽办法提高我的生活品质。

她特意花心思将久已不关注的房子重新打理得井井有条,不是为了吸引更多的租客过来居住,而是为了满足某位神秘客人的私人需求。

房东太太不仅提前了解了我的生活习惯和喜好,还精心调整了房子的部分装饰,希望能给我一个温馨舒适的居住环境。

这一切的巧合与周到,原来都是源于她对那位神秘客人的敬畏和对我们之间关系的好奇。

这些都是后来我才知道的。

当前,我正享受在被人刻意编织的关爱的幸福里,丝毫没有任何怀疑。

或者说,我是个生活趣味很低的人,每天除了上班,就是回来写作,每天沉醉于自己笔下构筑的虚拟世界里,享受其中,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连续几天的梅雨让老城区的青石板路浸满了水汽,我推着房东太太儿子的山地车拐进巷子时,车轮碾过苔藓发出 “滋滋” 的声响。

指尖捏着车把的力度不自觉地加重,冰凉的金属触感透过皮肤渗进血管 ——

近段时间房东太太过于刻意的热情,像团湿棉花堵在喉咙里,吐不出,咽不下。

我一边走,一边想一个问题:

近段时间以来,房东太太的举动有些让人捉摸不透,虽然每天都对非常热情,但似乎背后有一种淡淡的刻意。当然,在内心深处,我非常感谢房东太太对我的慷慨和关心。

但,这份热情我找不到任何理由,尽管我已经认真地在试图从房东太太的言行举止中寻找线索,但依然一无所获。

随着我的疑惑的产生,我逐渐察觉到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

尽管近来房东太太总是不遗余力地对这栋房子进行持续的修缮、精心的装饰以及细致的维护,但令人遗憾的是,这里的租客数量却似乎呈现出一种逐渐减少的趋势。

就连原本在这里租住了很多年的那对中年夫妇也陆续搬走了。

听房东太太说,他们夫妻俩回老家的县城里开了一家小餐馆,日子倒是过的惬意。

不久之后,楼下迎来了一位新租客的入住。

然而,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尽管已经过去了好几个月的时间,我却一次都没有遇到过这位新租客。

房东太太也对此闭口不提。

这让我不禁猜测,或许这位租客的工作性质极为神秘,以至于每晚当我回到住处时,时间已经不算早了,而他的房间却总是黑洞洞的,似乎他还没有回来。

不仅如此,在白天,偶尔因为需要回来取个文件或其他物品,我也没有遇到过这位租客的身影。

这种种迹象让我不禁对这位神秘的客人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

我开始思考,既然他在白天和晚上都不在这里,那他为什么要选择租住这间房子呢?

虽然不可否认的是,这里的房租相对较为便宜,但事实上,这里的交通条件并不理想,出行实在是很不方便。如果遇到个阴雨天,更是困难重重。

就比如近几日,连续的阴雨,我租的出租屋附近到处非常湿滑,一不小心就会有摔倒的危险。

但,我的楼下确实住进了新租客。

因为,在一个寂静的深夜时分,当我沉浸在写作的海洋中感到疲惫不堪,不得不暂时放下手中的笔,缓缓站起身来,试图通过舒展四肢来缓解因长时间伏案而变得僵硬的筋骨时,我的耳边突然捕捉到了从楼下隐约传来的悉悉索索的细微声响。

那些声音并不大,显得格外轻柔,仿佛在刻意避免闹出太大的动静,生怕打扰到楼上正在休息的我。

显然,楼下的租客在这个深夜时分终于回来了。

他或许是一天工作结束后疲惫归来,正轻手轻脚地在房间里整理物品,准备尽快安顿下来,进入梦乡,享受那片刻的宁静与休息。

甚至,在某些不经意的夜晚,我还会听到汽车驶近的声响。

那辆车总是急匆匆地驶来,停驻的时间却异常短暂,很快又急匆匆地驶离了。

偶尔,在我早晨因为某些特殊原因需要提前出门的时候,当我匆匆忙忙地经过楼下租客的房门外,我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被垃圾桶里堆积如山的外卖包装盒所吸引。

那些包装盒层层叠叠,数量之多令人咋舌。

我停下脚步,仔细观察那些包装盒上的品牌商标,不禁发现它们大多来自于那些价格不菲、口碑甚好的高档餐厅。

那些包装盒设计得极为精致,无论是色彩搭配还是图案设计,都透露出一种高端大气的质感,与我所熟悉的日常饮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我自己的生活中,平日里的饮食大多简单朴素,从未有过如此奢侈的消费体验。看着那些高档餐厅的外卖包装,我不禁感慨,这样的生活方式与我而言,实在是遥不可及的。

这样的发现,让我对这位素未谋面的神秘租客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

小说作家的职业习惯,迫使我忍不住在内心深处悄然构建起关于他的种种猜想。

我试图通过这些零散的信息片段,拼凑出一个相对完整且立体的人物形象。

我的思绪如同脱缰的野马,在想象的空间里肆意驰骋。

如果这个租客是个女性:

我不禁会想,她会不会是从事那种见不得光的职业,为了避免和其他热恩的接触,晚上很晚回来,早晨又很早离去。

我不禁有些同情从事这种职业的人来了。

毕竟,如果不是因为生活所迫,谁愿意过这样的生活呢?

垃圾桶里的外卖包装在月光下泛着银色的光,某家米其林三星餐厅的 logo 被揉成褶皱 ——

这种消费水平与城郊出租屋的反差,像根针挑开了我潜意识里的职业偏见。

更让我心生疑窦的是垃圾袋里露出来半张泊车单,撕口处露出 【XX 酒店地下车库】 的字样,时间显示凌晨三点十七分。

“特殊职业?”

我用笔尖戳着稿纸上写下的【XX 酒店地下车库】 上,稿纸上刚写下的 “深夜女子” 设定突然显得单薄。

小说里写过 “用奢侈消费掩饰真实身份” 的桥段,但现实中,谁会在廉价的出租屋藏米其林外卖盒?

而倘若这个租客是个男性,那就实在是有些太过奇怪了。

按照他的消费水平和生活方式来看,他绝对不应该会屈居在这样简陋、不起眼的房子里。

这种反差让我感到困惑,仿佛在他的身上隐藏着某种不为人知的秘密,等待着我去探寻和揭开。

我的好奇心被彻底点燃,却又在现实与想象的交织中感到无所适从。

楼梯拐角新换的自动感应灯突然亮起,我下意识快速躲进三楼楼道的阴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