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昭国。
大河下村。
大河下村的上空,浓重的香火味与焦糊气息交织成灰白色烟雾,环绕着一片片低矮的屋檐。
很多人家里发出了悲恸的哭声,整个村子都被哀伤笼罩着,没有一点生气,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很久以前,这条河泛滥成灾,大量的淤泥随着洪水堆积于此。
经过岁月的沉淀,逐渐形成了如今的大河下村。
也正因为这淤泥堆积而成的土地,每一寸土壤都蕴含着无尽的生机与养分。
土地肥沃,庄稼就能长得更好。
多年来,大河下村的粮食产量一直稳居全县之首。
这不仅仅是靠土地肥沃就能达成的,这个村子里的人也很勤劳。
近些年,风调雨顺的好年景,更是让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家家户户都能吃饱饭。
在这样的景象下,大河下村成为了临近几个村中,唯一修建了村塾的地方。
就近几个村子,也有家里条件好的孩子,来到大河下村求学。
这些年陆续从其他地方,迁户到大河下村的人也实在不少,苏家就是其中一家。
如果不是条件所限,估计更多的人愿意来这里生活,苏家刚好是最后一户入村的。
五年前,当家人苏壮带着媳妇陈秀,来到了大河下村。
苏壮人如其名,身材魁梧壮实。
陈秀则温柔贤淑,善良本分。
初来乍到,他们没有房屋,只能搭起一个简单的茅草屋暂避风雨。
他们并没有被眼前的困难吓倒,凭借着勤劳的双手,开始了新的生活。
几个月的时间里,他们起早贪黑,不辞劳苦。
终于用黄泥建起了一座泥坯房,他们总算有了一个真正遮风挡雨的家。
为了让房子更加牢固,苏壮不顾路途遥远,深入山里,寻来一些石头,砌在墙里。
当这座简陋却温暖的泥坯房落成时,他们的儿子也呱呱坠地。
这个小生命的到来,为这个家庭增添了新的希望。
苏壮把房子建在了村尾的一侧,这里相对安静,远离了村子的喧闹。
平日里,他们出入村子时,不会从村子中央穿过,而是从村侧绕行回家。
因为这种相对独立的生活方式,很多村民对他们家并不熟悉。
除了村里分配给他们的一些土地,苏壮还经过村长与村民的商议,获得了开荒的许可。
从此,他更加忙碌了,每天都会抽出时间去开垦荒地,他们夫妻二人盼着把荒地经营成良田。
然而,命运总是喜欢捉弄人。
正当苏家的日子过得蒸蒸日上的时候。
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打破了这份美好。
朝廷征兵抵抗西戎的消息,如同一道惊雷,在大河下村炸开了锅。
一时间,整个村子陷入了恐慌之中。
大昭的百姓都知道,镇南王府萧家多年来一直抵御外敌。
如今却突然开始招募他们这种临时兵,让他们心里更是害怕。
这一去,可能就再也回不来了。
村里正规征兵的名额还差一个,苏壮是个重情重义的人。
他感念村长给他们帮助,也感激村民们对他们一家的接纳,他决定主动报名参军。
陈秀虽然满心担忧,但她知道,自己无法阻止丈夫的决定。
只能默默地为他收拾行囊,叮嘱他要万事小心。
出发的那天,村子里的人都来为他们送行。
阳光洒在苏壮的身上,他身姿挺拔,步伐坚定。
他回头看着陈秀和年幼的儿子,眼神中充满了不舍。
但他还是咬了咬牙,转身踏上了征程。
陈秀望着丈夫远去的背影,心中默默祈祷着他能够平安归来。
她抱着儿子,泪水在眼眶中打转,转身的瞬间,泪水滚滚而下。
日子一天天过去,大河下村的村民们依旧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
但每个人的心中都多了一份牵挂。
可是,不幸的消息还是传来了。
村里投军去的男子,在一次惨烈的战役中全军覆没。
这个噩耗如同一块巨石,重重地砸在了每一个村民的心上。
整个大河下村瞬间沉浸在一片哀痛之中。
哭声、哀嚎声,回荡在村子的每一个角落。
此时的苏家,却是一片死寂。
陈秀静静地坐在床边,眼神空洞而麻木。
丈夫尸骨无存的消息如同晴天霹雳,把她的心撕成了碎片。
她的眼泪已经流干,只剩下无尽的悲痛和绝望。
她紧紧地抱着苏壮的衣物,那上面还残留着他的气息,好像他从未离开过。
她决定为丈夫立一个衣冠冢,让他在这片土地上有一个安息的地方。
四岁的儿子苏正,看着懵懵懂懂,其实他心里也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他看着陈秀哭得那么伤心,也是眼泪直流。
他轻轻地走到陈秀身边,伸出小手,抱住了她。
陈秀看着懂事的儿子,泪水又忍不住流了下来。
她强忍着悲痛,对儿子说道:“正儿,爹还会回来的。”
苏正擦干泪水,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假装相信爹会回来的。
屋外檐下,苏壮劈的干柴,还整整齐齐地堆放在那里。
苏正望着那些干柴,仿佛看到了爹高大的身影,听到了爹砍柴时发出的“砰砰”声。
他多希望爹能够突然出现在门口,像往常一样,摸摸他的头,给他讲有趣的事。
但是苏正也知道不会再有机会了。
他的伙伴二牛说,他的大哥跟自己的爹一样,也不会再回来了。
苏正想着转身,去到灶房,站到木凳上。
用缺了口的碗,装了一碗水,端到陈秀的面前:“娘,喝水。”
看着苏正望着自己的眼神,陈秀接过水碗,努力喝了一口。
一股冰凉,直透心底,让她顿时清醒了不少。
她努力收起情绪,她的儿子还这么小,还需要她的照顾。
陈秀挤出一点看不出的笑意:“正儿,乖,娘马上去给你煮吃的。”
此时天快黑了,一整天她都没有生火。
看着面前如此乖巧的儿子,陈秀才发现,儿子也跟着自己饿了一天。
陈秀起身的时候踉跄了一下,一股眩晕感直冲天灵盖,眼前发黑。
“娘。”苏正一脸担忧,赶紧去扶陈秀。
一天不吃不喝,又一直掉眼泪,确实这会头昏得厉害。
看了一眼小小的苏正,陈秀内心责怪自己,儿子这会怕也是饿得很了。
“没事,娘好好的。”
苏正看着娘那哭得变形的脸,忍不住又掉起了眼泪,他好怕娘也倒下了。
陈秀也知道把儿子吓到了,又蹲下身来。
轻轻摸了摸苏正的头,安慰道:“娘真的没事,只是太饿了,等待会儿吃了东西就好了。”
“嗯。”苏正点点头。
他要快快长大,他要代替爹照顾好娘,今后不能再让她哭了。
陈秀哪里知道儿子心里的想法。
她觉得儿子还太小,毕竟才四岁,可能连他爹去世了这个事,都搞不明白。
陈秀咬牙起身,她这次用尽全身力气,让自己不再摇晃。
她简单的煮了一个玉米糊糊,却没有什么胃口。
看着吃得很香的儿子,陈秀也努力喝了半碗。
在心里一直提醒自己:她还有儿子需要照顾,不能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