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熟悉,极致的甜味,瞬间让她想起了前世。
想起了被囚禁时,卫衍就是这样,捻起一点糖,喂到她的嘴边,然后看着她吃下,脸上露出那种得意,如同赏赐般,令人作呕的嘴脸。
她垂下眼帘,将那股涌上心头的恶心,连同那点甜味,一并咽了下去。
她再次开口,声音冷得像冰:
“立刻让宫中最好的点心师傅,用这霜糖,做出几样最新巧的点心。
记住,要做到极致的精美,要让所有人都没见过。
下个月皇后娘娘的寿宴,我要让这雪花糖,成为宴上最亮眼,也最独一无二的点缀。”
“是。”
嬷嬷退下后,苏晚晴独自站在院中。
夜风吹散了些许热气,也吹起了她的衣袂。
她摊开手心,看着那洁白无瑕的糖粉,在清冷的月光下,闪烁着冰冷而诡异的微光。
姐姐,卫衍。
你们精心准备的惊天之才,你们即将开启的富贵之路……
真可惜。
你们的梦,该醒了。
第四章:暗流涌动,釜底抽薪
凤仪宫内,金碧辉煌,暖香浮动。
今天是皇后娘娘的千秋寿宴,满朝文武,内外命妇,济济一堂。
丝竹之声如流水,觥筹交错,衣香鬓影,一派盛世荣景。
苏晚晴安静地坐在太子赵珩身侧。
她的身份是东宫太子妃,是全场最尊贵的女性之一。
但她敛尽了所有锋芒,像一滴水融入了大海,只是殿中一抹素雅到几乎会被人忽略的背景。
宴至中途,皇后看着满堂娇艳的花朵,目光流转,最终,带着一丝笑意,落在了苏玲珑的身上。
“本宫近来时常听人说起,安国公世子妃诗才冠绝京城,今日此等盛景,可否让大家一饱耳福,也为此宴,再添一分雅趣?”
苏玲珑的心,在那一瞬间狂跳起来。
这正是她梦寐以求的时刻!
在皇上,皇后,太子,在全京城最有权势的人面前,展现她的才华!
这是何等的天赐良机!
她强压下激动,款款起身,在一众或期待,或审视的目光中,微微扬起下巴,再次吟诵起那首让她赢得了无数赞誉的《青玉案》。
“东风夜放花千树……”
她的声音婉转清亮,神情是恰到好处的陶醉,仿佛她不是在背诵,而是在将自己的灵魂,与那千古的词句融为一体。
然而,就在她吟出最后一句,那画龙点睛的“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时,一个略显苍老,却中气十足的声音,慢悠悠地,从宾客末席响了起来。
“好词,当真是好词!
老夫在蜀地时,也曾有幸听过此阙,只是不知,是何时竟传到了京城?”
说话的,是刚卸任蜀中布政使,回京养老的张大学士。
他一生耿直,不善钻营,此刻只是听到熟悉的佳句,有感而发,眼中还带着欣赏。
此言一出,满殿的丝竹声,停了。
人们的交谈声,停了。
连宫女们走动的脚步声,都停了。
空气,仿佛在一瞬间被抽干,凝固成一块冰。
苏玲珑脸上那完美,陶醉的笑容,僵住了。
她脸上的血色,像退潮一样,一寸一寸地褪去,只剩下一片惨白。
张大学士却浑然不觉,依旧抚着胡须,沉浸在自己的回忆里:“此词乃蜀中一位姓辛的隐居词人所作,其风骨,其意境,当真是大家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