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一章 螺圈套坐标

培养箱的警报声刺破实验室的寂静时,我正用镊子夹起载玻片。淡蓝色的基因修复液在培养皿里疯狂沸腾,细密的泡沫顺着皿壁溢出,像极了爷爷临终前咳在白床单上的血沫。那抹刺目的蓝,是我熬了三个通宵改良的配方,用来抑制家族遗传的罕见血液病,此刻却在恒温环境里失控般躁动。

“沈博士,七叶一枝花的愈伤组织全坏死了!” 助手小陈的声音带着哭腔,他手里的培养瓶里,原本嫩绿的组织已经发黑枯萎。

我没回头,指尖在触控屏上滑动,调出《神农本草经》残卷的数字拓片。泛黄的绢帛上,“螺圈套” 三个篆字被爷爷用朱砂圈了七遍,旁边的批注小字被岁月浸得模糊,只能勉强辨认出 “地脉”“血引”“活药” 几个词。这三个字,是他弥留之际攥着我的手反复呢喃的最后话语,当时他的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指甲几乎嵌进我手背的皮肉里。

警报声突然戛然而止。我抬头的瞬间,培养箱的玻璃门上凝满水珠,模糊的倒影里,后颈那枚燕青门传人的朱砂痣正在发烫。这胎记很奇怪,每当我情绪剧烈波动或是接触到特殊草药时,就会泛起灼热感,爷爷说这是 “血脉共鸣”,是沈家守阵人的标记。

“把残卷拓片的光谱分析图调出来,对比神农架地形数据。” 我摘下橡胶手套,指尖在操作台上的等高线地图上轻点。地图上标注的神农架无人区被红笔圈出,那是当地山民口中的禁忌之地,据说进去的人没有能活着出来的。

小陈刚将三维模型投射到墙面,我的呼吸骤然停滞。残卷边缘那些看似杂乱的暗纹,在特定光谱下竟连成了精准的坐标网格,纵横交错的线条最终指向阴峪河上游的深谷 —— 螺圈套大峡谷。更诡异的是,培养皿里冷却的修复液结晶,在显微镜下呈现出的分子结构,竟与坐标网格的拓扑结构完全重合。

手机在白大褂口袋里震动,屏幕上跳出周伯的名字。这位爷爷生前的老友,在神农架木鱼镇开了家 “百草堂” 客栈,也是少数知道我们家族秘密的人。

“速来,你爷爷的遗物有动静了。” 周伯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山里信号特有的杂音,“那株‘还魂草’,开花了。”

我猛地站起身,碰倒了身后的试剂架。玻璃瓶碎裂的脆响中,我清晰地听见自己的心跳声 —— 爷爷说过,沈家世代守护的秘密,就藏在螺圈套,而启动秘密的钥匙,是一株只会在 “守阵人觉醒” 时开花的还魂草。

第二章 江边一碗水

木鱼镇的雨是带着土腥味的。我踩着青石板路走进 “百草堂” 时,裤脚已经沾满泥浆,后颈的朱砂痣还在隐隐发烫。客栈的木门挂着铜铃,推门时发出 “叮铃” 的脆响,混着药炉里飘出的艾草香,让我恍惚间回到了小时候陪爷爷坐诊的日子。

柜台后穿蓝布褂子的周伯抬起头,山羊胡上挂着雨珠:“你爷爷的东西,得等子时看。” 他递来一碗冒着热气的药汤,粗陶碗边缘有些磕碰,“先喝了,山里的湿气能渗骨头,这是‘江边一碗水’熬的,能祛湿定魂。”

粗陶碗触到掌心的瞬间,我猛地攥紧手指。碗沿的温度、药液里特有的清苦气味,和记忆里爷爷最后喂我喝药时一模一样。那年我十岁,发着高烧躺在床上,他也是这样端着药碗坐在床边,用粗糙的手掌摸我的额头,说这草药能 “定住乱跑的魂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