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镜头猛地推近一个被防弹玻璃罩住的石台,上面静静栖息的,正是我放下的那只木鸢!考古领队,一位姓姜的老教授,脸涨得通红,对着话筒语无伦次:

“这是传说中的木鸢!

“《墨子·鲁问》记载‘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也提到‘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蜚一日而败’!”

“我们一直以为这只是一个传说!但今天!它!它就真真切切地躺在这里!”

弹幕已经彻底疯了:

“卧槽!木鸟?真能飞?”

“假的吧?道具组进场了?”

“楼上傻吗?这是官方考古直播!”

“公输班YYDS!墨家巨子输得不冤啊!”

就在这时,现场似乎是为了进行某项常规的空气成分检测,需要稍稍移动保护罩进行微调。就在罩子被挪开一丝缝隙的瞬间——

“嗡…” 一阵极其轻微、仿佛琴弦震颤的低鸣响起。

唰!

那只沉寂了两千多年的木鸢,暗红的宝石眼睛骤然亮起微弱的光芒!覆盖在它身上的尘埃被一股无形的力量震开!

紧接着,在无数镜头和现场数百人惊骇欲绝的目光注视下,这只深褐色的木鸟,双翼猛地一振!

“嘎——!” 一声清越如同鹤唳、却又带着金属摩擦质感的鸣叫响彻墓室!

木鸢像一道离弦之箭,在狭小的墓室空间内划出一道不可思议的弧线,以接近小型无人机的速度,灵巧地避开了探照灯架、摄像机摇臂,绕着巨大的棺椁急速盘旋了三圈!最后,稳稳地落回了原来的石台上。

死寂!

整个考古现场,落针可闻。所有人都像被施了定身法,张着嘴,瞪着眼,脸上的表情凝固在极度的震撼和茫然之中。直播间的弹幕出现了长达十几秒的真空。

“飞…飞了…” 姜教授第一个反应过来,猛地扑到防弹罩前,脸几乎要贴在玻璃上,死死盯着那只安静下来的木鸟。

“它飞了!它真的飞了!三日不下或许夸张…但一日!不,一刻钟!这绝对是划时代的…不!是超越时代的!我们…我们低估了祖先的智慧!严重低估了!”

“叮!‘木鸢现世’事件引发热议,收割情绪点:7420万点!总进度:4.992%。”系统的声音如同天籁。

“哈哈哈!飞得好!”我拍着桌子狂笑,看着屏幕上姜教授那张因为激动而显得有些扭曲的脸,以及网络上瞬间爆炸的盛况,感觉成神之路又踏稳了一步。

“系统,锁定锚点!南宋,钓鱼城!”

光影扭曲,我出现在钓鱼城南城一处相对靠后、但能清晰看到前方惨烈战况的角楼下方。

这里挤满了受伤的士兵和惊恐的妇孺。前方,蒙古人如同黑色的潮水,一波接一波冲击着已经残破不堪的防线。

巨大的攻城槌撞击着包铁的木门,发出令人心胆俱裂的闷响。

箭矢如飞蝗般穿梭,不断有人惨叫着倒下。

守将王坚浑身浴血,甲胄破碎,挥舞着长刀在缺口处死战,但防线肉眼可见地正在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