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很适合你。” 陈默由衷地说,他想起她当年对自然之美的好奇和敏感。“那你…还习惯吗?城里和乡下,差别很大。”
“还好。虽然有时候会想念乡下的宁静和…自由。” 她再次摸了摸手链,眼神温柔,“尤其是这个。” 她转向陈默,路灯的光在她眼中跳跃,“你知道吗,陈默?这条手链,陪我度过了很多重要的时刻。中考、高考、第一次离家上大学…每次看到它,摸着这些竹节,就会想起那个夏天,想起竹林里的沙沙声,想起山洞里的雨声…想起那个…很特别的朋友。它像我的幸运符一样。” 她特意加重了“特别的朋友”几个字,目光带着一丝探究和期待看向陈默。
“特别的朋友…” 陈默低声重复着,胸腔里涌动着难以言喻的暖流和悸动。他没想到这条简陋的手链对她有如此重要的意义。他看着她在灯光下温柔抚摸手链的样子,看着她眼中那份纯粹的珍视,心底最柔软的地方被狠狠触动。“我…我也没想到,你一直戴着它。我以为…它早就…” 他有些说不下去,心中充满了愧疚和庆幸。
“早就丢了?” 苏晚晴替他说完,微微歪头,带着点促狭的笑意,“怎么会?这可是我收到过最…用心的礼物了。虽然某人当时连头都不敢抬,声音小得像蚊子哼哼。” 她模仿着当年陈默的样子,惟妙惟肖。
陈默被她逗笑了,紧张的气氛瞬间轻松不少。他也学着当年她的语气:“‘真好看!我会一直戴着的!’——某人当时是这么说的,原来不是客套话啊?”
“当然不是!” 苏晚晴认真地说,随即两人都笑了起来。笑声在静谧的林荫道上回荡,驱散了最后一点生疏。
他们就这样漫步着,从那个遥远的夏天聊起,话题自然而然地延伸到了各自如何来到这里。
陈默他轻描淡写地讲述了自己如何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拼命读书,如何在无数个挑灯夜战的夜晚啃下艰涩的课本,如何为了省下路费假期不回家去打工攒学费。讲到创业,他略去了无数个通宵达旦、资金链差点断裂的惊险时刻,只是简单地说:“…想试试自己学的东西能不能用上,正好有个机会,就和几个同学一起做了点东西,运气不错,有人愿意买。” 他的语气平静,但苏晚晴能从他的眼神中看到那份坚毅和不屈。
苏晚晴她则分享了自己如何在家庭的期望和自己的兴趣之间周旋,如何努力证明自己在设计上的天赋,如何适应大学生活和新的朋友。她也提到了城市的繁华和压力,偶尔流露出的对简单生活的怀念。
月光如水,倾泻在他们身上,拉长又缩短他们的影子。他们聊了很多很多,仿佛要把错过的四年时光都补回来。话题时而跳跃,时而深入,充满了理解和共鸣。那份在乡村萌芽的、纯粹而懵懂的情愫,在重逢的惊喜和月色的催化下,悄然复苏,变得更加清晰和深刻。他们都默契地没有去触碰那个最核心的问题,但空气中流淌的,早已超越了普通朋友的情谊。
苏晚晴内心想,他还是那个他,没太大的变化,只是更成熟强大了。听他轻描淡写地说着那些艰辛,好心疼…但他眼神里的光,真让人心动。他记得那么清楚…那条手链,对他而言意义果然也很重吧?他在等我开口吗?还是…依旧在顾虑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