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异乡的寒冬
1933 年的早春,辽东半岛的积雪还未消融,凛冽的寒风刮在人脸上生疼。伊田助男裹紧身上单薄的棉衣,站在卡车驾驶室旁,看着远处灰蒙蒙的天空。他呼出的白气刚离开嘴唇,就被寒风撕得粉碎,消散在漫天风雪里。
作为辎重部队的一名士兵,伊田助男已在东北待了半年。半年前,他被征召入伍,告别东京的妻子和年幼的女儿,登上开往这里的运输船。那时他心里充满忐忑,既对未知远方不安,又对所谓的 “共荣” 抱有一丝幻想。可当亲眼目睹部队在这片土地上的所作所为后,那些幻想如阳光下的冰雪般迅速融化,只剩下刺骨的寒冷和无尽的愧疚。
“伊田,发什么呆?赶紧检查弹药,一会儿还要赶路。” 班长佐藤的呵斥声打断了他的思绪。佐藤身材矮胖,脸上总挂着不耐烦,对待同伴更是缺乏耐心。
伊田助男连忙低下头,检查卡车车厢里的弹药箱。这些弹药要运往前线,用于对付当地的抵抗力量。每一个子弹箱上都印着醒目的标识,仿佛在无声诉说即将带来的冲突。他的手指抚过冰冷的木箱,心里像被什么堵住,闷得发慌。
他想起临行前,妻子将一枚樱花徽章别在他胸前的情景。妻子眼里含着泪,叮嘱他一定要活着回来。可现在,他每天都在做着违背良知的事,这样的活着,真的有意义吗?
傍晚时分,部队在一个小村庄驻扎。伊田助男被安排和另外两名士兵一起看守弹药卡车。村庄里一片死寂,看不到一个村民,只有几只瘦骨嶙峋的狗在路边徘徊,见了穿军装的人,远远吠叫几声就夹着尾巴跑开了。
“这里的人跑光了也好,省得麻烦。” 同队的士兵山本叼着烟,满不在乎地说,“等完成任务,咱们就能早点回营地喝酒了。”
伊田没有接话,只是默默地靠着卡车,望着村庄里紧闭的门窗。他仿佛能看到屋里人恐惧的眼神,那眼神像针一样刺着他的心。他从口袋里掏出妻子和女儿的照片,照片上女儿笑得天真烂漫,妻子的笑容却带着一丝忧虑。他轻轻抚摸着照片,心里暗暗发誓,绝不能让女儿生活在充满暴力和仇恨的世界里。
深夜,寒风更紧了。伊田守在卡车旁,毫无睡意。远处传来几声枪响,接着是一阵杂乱的脚步声,随后又恢复了寂静。这样的夜晚,他早已习惯,却始终无法麻木。他知道,每一声枪响都可能意味着一条生命的消逝,一个家庭的破碎。
他想起刚到东北时,看到部队进村后,房屋被烧,物品被抢,人们惊慌失措地逃亡。那时他还试图说服自己,这是战争的必然。可随着时间推移,他越来越清楚,这不是战争,而是掠夺和杀戮。他内心的挣扎越来越激烈,良知像一面镜子,照出他身上军装的肮脏。
天快亮时,佐藤带着几个人回来,身上带着酒气。“伊田,好好看着弹药,明天一早出发。” 佐藤打着哈欠说,“别出什么岔子,不然有你好受的。”
伊田点点头,看着佐藤和其他人走进村里的一间屋子。他知道,他们又要在村里胡作非为了。他握紧拳头,指甲深深嵌进掌心,心里的愤怒和无力感交织在一起。
他望着满天繁星,心里默默问自己:难道就这样一直下去吗?难道要眼睁睁看着无辜的人遭受苦难,却什么也不做吗?一个念头在他心中悄然升起,越来越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