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楚王朝的都城临安,清晨的阳光刚刚洒在青灰色的城墙之上,整座城市便已如往常一般开始忙碌起来。
街头巷尾,小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行人如织,热闹非凡。
然而,在这看似祥和的表象之下,一场惊心动魄的权谋争斗,正悄然拉开帷幕。
楚元帝李恒端坐在金銮殿的龙椅之上,面容严肃,目光扫过殿下站着的群臣。
这些臣子们,各个身着朝服,神色各异,但无一例外,都在等待着皇帝的旨意。
今日早朝,讨论的议题至关重要——关于西北边境的战事。
大楚的西北边境,一直以来都是与北狄接壤之地。
近年来,北狄部落逐渐壮大,时常侵扰大楚边境,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边境百姓苦不堪言,地方官员连连上书,请求朝廷出兵平乱。
“诸位爱卿,西北战事吃紧,朕意已决,欲派遣大军前往平叛。
不知各位对此有何看法?”
楚元帝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这时,站在文官队伍之首的丞相林正轩向前迈了一步,躬身说道:
“陛下,西北战事关乎国家安危,理应出兵。
但如今国库空虚,若贸然兴兵,恐会加重百姓赋税,引起民怨。
臣以为,可先派遣使者前往北狄,晓以利害,尝试通过谈判解决争端。”
林正轩,乃是大楚王朝的三朝元老,位高权重,在朝堂之上颇具影响力。
他这一番话,说得有理有据,不少大臣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然而,武将出身的太尉赵忠却不认同林正轩的观点。
他跨出一步,大声说道:
“陛下,北狄狼子野心,岂会轻易听从谈判?
若不给予他们迎头痛击,他们定会得寸进尺。
末将愿率十万大军,踏平北狄,保我大楚边境安宁!”
赵忠性格直爽,作战勇猛,在军中威望极高。
楚元帝听了两人的话,陷入了沉思。
就在这时,一直站在角落里默默不语的礼部侍郎苏羽开口了:
“陛下,丞相与太尉所言皆有道理。臣以为,可双管齐下。
一方面派遣使者前往北狄谈判,拖延时间;
另一方面,暗中调兵遣将,做好作战准备。若谈判成功,则可避免一场战事;
若谈判破裂,我军也能迅速出击,给北狄以沉重打击。”
苏羽,年纪轻轻便在朝堂崭露头角,以智谋过人而闻名。
他这一番话,既考虑到了国库的实际情况,又不放弃武力威慑,楚元帝听后,微微点头:
“苏爱卿所言极是。
那就依爱卿之计,林丞相,你负责挑选使者前往北狄;
赵太尉,你暗中调兵遣将,不可打草惊蛇。”
“臣遵旨!”
林正轩和赵忠同时领命。
早朝结束后,大臣们纷纷散去。
苏羽正准备离开,却被林正轩叫住:
“苏侍郎,方才在朝堂上,你的一番话倒是让老夫刮目相看啊。”
林正轩的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但苏羽却从他的眼神中感受到了一丝审视。
“丞相过奖了,苏羽不过是就事论事,提出一些浅薄的见解罢了。”
苏羽恭敬地回答道。
“哼,年轻人,不要锋芒太露。
这朝堂之上,可不是那么简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