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身影化作一道白光,钻进了长命锁里。哭声突然停止了,整个医院变得异常安静,只有窗外的雨声还在淅淅沥沥地响着。
张程看着手里的长命锁,突然发现上面刻的“李念安”三个字变成了“苏念安”。他恍然大悟:“原来你把孩子当成了自己的亲生儿子。”
老周抹了把眼泪:“张同志,我们该让苏医生和孩子安息了。”
两人走出医院时,天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张程把骸骨和长命锁放进车里,对老周说:“我会向上级申请,在仁心医院旧址为苏晚晴和孩子立一座纪念碑,让所有人都知道她们的故事。”
老周点点头,望着医院主楼,轻声说:“姑婆,你终于可以放心了。”
第五章:红色印记
一个月后,仁心医院旧址的修复工程正式启动。张程作为文物专员,每天都到现场监督施工进度。这天下午,他正在三楼手术室检查,突然发现墙角的砖块上有一个红色的印记,像是有人用手指蘸着血画上去的。
“这是什么?”张程蹲下身仔细查看,印记的形状很奇怪,像是一朵梅花,又像是一个符号。
施工队长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本旧日记:“张专员,这是我们在拆墙时发现的,好像是当年医院院长的日记。”
张程接过日记翻开,里面的字迹潦草而混乱,记录着1943年火灾前后的事情。其中一页写道:“苏晚晴通共,证据确凿。日本人已下令,七月十五日午时,火烧仁心,鸡犬不留。惜哉,一代名医,竟为共党走狗。”
“七月十五日?”张程心里一动,“苏晚晴的病历上写着她死于七月十四日,这说明日记是伪造的!”
他突然想起那个红色印记,拿出手机拍照,发给市博物馆的考古专家。没过多久,专家回了信息:“这是民国时期地下党的秘密符号,代表‘安全屋’,通常用于标记可靠的联络点。”
张程恍然大悟:“原来苏晚晴不仅是地下党,还把手术室当成了安全屋!院长为了讨好日本人,故意篡改了日记,掩盖真相。”
就在这时,施工队员突然大喊起来:“张专员,快来看看!我们在墙里发现了一具骸骨!”
张程跑过去一看,墙角的墙洞里果然有一具成年人的骸骨,身上还穿着破烂的白大褂,胸前别着一枚“仁心医院”的徽章。骸骨的手指骨紧紧攥着,像是在临死前抓住了什么东西。
“这是…苏晚晴的骸骨!”张程激动地说,“她果然是被埋在了墙里!”
施工队员小心翼翼地取出骸骨,发现她的手里攥着一块烧焦的布料,上面绣着一朵梅花。张程看着梅花,突然想起密室里女人流下的红色眼泪,原来那不是眼泪,而是她的血,化作梅花印记,指引着后人找到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