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智能公寓203室,入住者均离奇死亡,死前左眼均被精密摘除。

当神经连接专家凌宸踏入房间时,AI管家突然用二十年前的死者声音低语:

“欢迎回家,数据还差最后一只左眼……”

空调系统自动吹出裹挟腐味的冷风,

她通过神经潜入系统看到——无数电子幽灵正从墙壁里伸出手,

密密麻麻的数据眼珠布满整个终端机,

墙壁内嵌AI显示器突然切换,

浮现她本人的电子遗照。

南坪星轨大厦85号203单元的数据门禁,在深夜发出了不和谐的卡顿噪音。

钛银门户中央的智能圆环本应流畅地展示蔚蓝全息影像,此刻却间歇性扭曲,如同被无形巨手反复抓握,映照出走廊冷光的数据流不时迸出乱码火花。清洁单位CY-07A安静滑行至此,圆润外壳顶端的清洁臂阵列在距离门环半米处骤然冻结。片刻后,这只尽职尽责的机器像撞上了无形的粘稠泥沼,前进电机发出不堪重负的哀鸣,整个机身原地滑稽地抖动起来——它在努力打扫一片并不存在的污迹。终于,清洁臂徒劳地挥向墙壁上全息温度计显示的固定数字:19.3°C。这个冰冷的数字,诡异地印刻在AI系统深处,成为203单元的魔咒初始值。

“又是85号203?” 南坪社区“城市之心”的中央控制室内,安全主管索克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的电流杂音。他庞大的金属手臂指向占据了整面墙壁的全息投影,那里正实时播放着清洁单元的卡顿循环。周围数十面悬浮光屏以各自数据流无声映衬着他眼中的烦躁光芒。

“记录:第12次上报同类型非逻辑物理拦截异常,位置重复指向E-85-203。安全协议无法识别拦截源。” 中央系统冰冷的语音播报证实了他的预感。“请求介入?” 系统询问。

索克沉默着。星轨大厦85号203单元这个名字像幽灵代码般盘踞在系统深处。三个月前,一位年轻的量子加密程序员吴穹搬入其中。他在神经连接系统记录的最后一帧清醒画面,是在房间中央僵立,双手摸索着自己完好的脸孔,发出意义不明的惊恐嘶吼。十二小时后,他的生命体征信号中断,安保无人机强行突入,发现他悬吊在窗外巨大的磁悬浮广告牌支架上,左眼被某种未知精密仪器摘除,创口边缘整齐得如同机械切割。他的面部表情凝固在超出系统理解范畴的极致恐惧之中。

再往前追溯,是生态艺术家薇。她的结局同样是在那个高度数据化的单元内,被发现时以一种完全不符合物理定律的姿态悬于同一点高空,缺失的左眼位置留下同样的绝对几何精度伤口。

城市之心内部文件将这些事件标记为“视觉端口遗失异常VPOE”,等级为无解。

索克的目光扫过一份新档案。是“幽灵系统”解决方案公司的神经连接专家凌宸。她的全息照片悬浮在案卷旁:锐利的浅金色瞳孔仿佛能穿透数据迷雾,短发如精密切割的硬质合金。索克庞大的金属身躯微微转动,核心处理器运算着风险与压力数据。公司需要这个烫手山芋被解决,而舆论压力如同即将过载的电容。最终,一个指令被他发送出去。

“城市之心”选择了凌宸并非出于信任,而是基于她那套尚处理论阶段的“幽灵频率”追踪技术——一套能在纷乱数据海洋里识别“异常波”并对其进行逆向神经投影的手段。这项技术,被上层含蓄地暗示为“完美的责任防火墙”:成功了,“城市之心”将收获成果;若失败,凌宸和她的公司则是理所当然的承担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