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苏晚被彻底边缘化,分配到的任务都是些无关紧要的边角料设计。工作室里昔日友好的目光,如今也多了疏离和探究。她成了那个“因嫉妒而失心疯”的前合伙人。

她照单全收,沉默地工作,沉默地下班。没人知道,在无数个寂静的深夜里,她公寓的书房亮着怎样的灯光。巨大的曲面屏上,不再是单一的珠宝设计图,而是密密麻麻的数据流、复杂的算法模型、以及不断闪烁更新的生物传感技术图纸。

灵感被剽窃?不,那只是一个起点,一个胚胎。林薇偷走的,只是她最初级、最原始的冲动表达。真正的核心,是那份悸动背后,她想要赋予冰冷金属以感知的疯狂构想——让首饰不再仅仅是装饰品,而是成为佩戴者情绪与生理状态的延伸与守护。

这构想太过超前,太过疯狂,在“星辰”首秀筹备的初期就被林薇嗤之以鼻,认为是“天方夜谭”、“不切实际的幻想”,直接否决了相关的研发预算。

现在,苏晚要亲手实现这个“天方夜谭”。

她将“星轨”的设计理念彻底打碎、重组,融入了尖端微传感器技术、神经反馈算法和自适应温控材料的研究。那条冰冷的铂金弧线,在她全新的蓝图中,将成为承载生命数据的优雅载体。核心的陨石碎晶,将被替换为能随体温和情绪波动而改变透光率、折射出不同星云色彩的特殊智能晶体。它不再仅仅是“像”宇宙的呼吸,它将真正地与佩戴者的生命“共振”。

她给它重新命名——星辰之心。

这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远超出一个珠宝设计师的领域。苏晚拿出了当年啃下三个设计学位的狠劲,一头扎进陌生的微电子、生物传感和AI算法领域。厚厚的专业书籍堆满了书桌,电脑屏幕上永远开着十几个文献窗口和编程界面。她联系了大学时代研究材料科学的师兄,软磨硬泡拉他入伙;她通过猎头,以极具诱惑力的前景(和几乎掏空积蓄的预付金)挖来了顶尖的微电子工程师;她甚至厚着脸皮,向一位曾经合作过、如今在顶级研究所搞神经反馈的教授请教关键算法难题。

资金像流水一样消耗。她卖掉了父母留下的唯一一套小公寓,卖掉了这些年收藏的所有限量版画材和古董珠宝,甚至抵押了那辆开了多年的代步车。银行卡里的数字锐减,换来的是实验室里不断迭代的传感器芯片、是材料供应商寄来的一批批特殊晶体样本、是工程师们熬红的眼睛和电脑里日益完善的算法模型。

支撑她的,是每天路过商场巨幕时,看到林薇那张被放大数倍、带着虚假笑容的脸,以及滚动播放的“星语”宣传片。那剽窃而来的光芒,像针一样刺着她的眼睛,也像燃料一样,注入她疲惫不堪却始终燃烧的意志。

她给自己定下死线——就在“星辰”首秀的同一天。她要让“星辰之心”,在另一个地方,发出真正属于自己的、震撼世界的光芒。

***

巴黎时装周,星光璀璨。香榭丽舍大街上空弥漫着奢靡与狂热的气息。今晚,“星辰”品牌的首秀,无疑是整个时装周最受瞩目的焦点之一。巨大的秀场外,红毯铺就,镁光灯连成一片银色的海洋,几乎要将黑夜点燃。粉丝的尖叫、记者的呼喊、快门的咔嚓声,汇成一首献给时尚与名利的喧嚣交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