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范修吼完,胸口剧烈起伏,眼神是从未有过的凶狠和决绝。
青林村的这些村民,都是些趋炎附势与落井下石之辈!若是在回到范家之前,他想经商,只是想赚点小钱,娶几个美娇娘每日勾栏听曲。
那现在,
他是迫切地想要赚钱,改变如今这破碎的生活!范修是看出来了。
赵里正道:“小修,老朽那里,还有几两银子,可以先借给你。”
说着,拿出了几两碎银。
范修长出一口气,摇头道:“不用,谢谢赵里正,钱的事我自己想办法。”
赵里正叹息一声,摇了摇头,转身离开了院子。
范守成边收拾院子,边说道:“还是要读书的,只有读书,才能出人头地,才能光宗耀祖。”
“呵。”
范修一屁股坐在夯土地面上,满脸自嘲道:“就算考上状元又如何?全家人早就全饿死了!这狗屁圣贤书,不读也罢!”
西屋内。
萧若卿躺在硬板床上。
外面范修的吼声传来。
萧若卿眼神冰冷刺骨,盯着破旧的房梁。
大胤王朝以文立国,科举制度更是大胤选拔人才最佳的方式。
百年来,一直都是如此。
所有人都以能读书而自豪,但萧若卿却从来没想到,范家为了供一个范修读书,几近家破人亡。
腐败的吏治、内忧外患的朝堂。
读书,真的能改变命运,真的能强盛大胤,拯救大胤吗?
院内。
范守成强行让自己的情绪稳定下来,说道:“只要你能考上状元,就算我饿死又如何!钱的事,爹想办法。”
“不需要!”
范修大喊道:“这狗屁的圣贤书,我再也不读了!我要去弃文从商,要去赚钱!赚大钱!”
萧若卿神色微怔,一双青杏双眸中,满是惊骇。
范修要去经商?
他已经考上举人了,就算不考进士,也能通过举荐制度,做个候补县令当当,妥妥的士大夫级别的层次。
大胤王朝,讲究士农工商。
商人,在大胤王朝是最低级的行业,见了差役都得下跪磕头!
大胤朝甚至有规定,经商的家族人员一律不允许入仕。
范修一旦弃文从商,虽然不会革除功名,但却会失去举荐资格,被士林所唾弃,而且终生不能入士途。
包括其子孙后代,除非改藉或皇帝赐官。
所以许多人宁愿死,也不愿经商。
范守成如遭雷击,猛地抬头,难以置信地看着儿子,颤抖着手指着他:“你…你…你说什么?你要经商?你敢!你......你......你是要气死我吗?”
随后气急攻心,剧烈的咳嗽了起来。
“对。”
范修毫不退缩地看着范守成道:“我就是要去经商!”
嫂子李春桃上去揪住了范修的耳朵,怒声质问道:“范修!你个败家子,你脑袋是被驴踢了还是被门夹了?全家人砸锅卖铁供你读书,现在就指望你这个举人能改变家族命运,你说你要弃文从商?我他妈倒了八辈子的血霉了,能嫁进你们范家!”
她的嗓门巨大无比,甚至震得房梁上的灰都簌簌往下掉。
“嫂子快住手!”
范修赶紧挣脱李氏的大手,说道:“嫂子,爹,妈,我知道这些年来,你们为了供我读书辛苦了,正因为如此,我才不能再继续连累你们!读圣贤书,救不了范家,只有经商,才能救咱们家!”
“混账!”
范守成怒声道:“你在放什么狗屁!你要是敢经商,我就不认你这个儿子!我们老范家,没有你这样的不孝子孙!”
周氏没有说话,默默地起身开始收拾起了一片狼藉的院子。
李春桃突然哭泣了起来,拉过旁边的范毅,抹着眼泪道:“我的命怎么这么苦啊!为了供你读书,小毅五年没换过衣裳!天天盼着你能高中,结果你中了举人却要去经商,断了范家子孙入仕途的未来,还不如把我们母女卖掉,横竖我们最后都是要当贱籍的命!”
“相信我。”
范修沉声说道:“什么读书人,什么光宗耀祖,什么士大夫,都是虚名而已!只有赚到银子,咱们家才能过上好日子!范家的子孙后代才能享福!
“”你以为经商那么容易赚钱吗?”
范守成沉声道:“隔壁村的王掌柜,去年去跑商,被山匪砍死扔在官道上!西街张记布行的张老板,一出去就是十几年没回来,估计早就死在外边了!经商经商,那跟死了没区别!”
范修说道:“左右不过十天时间,若是十天时间,我凑不出三百五十里银子,那说明我没有经商的天赋,以后什么都听您的,这样总行了吧?”
范守成纠缠了思索了几秒后,点头道:“一言为定!”
随后一家人,开始跟着周氏一起,收拾狼藉的院子。
另一边。
王管家带着两名家丁,也回到了知远县城西赵员外的府上。
赵府门外,坐着两尊巨大的衔环铜狮。
朱漆大门上面,挂着巨大的赵府牌匾,旁边还有一个小牌匾,上面写着四个金色的大字。
乐善好施!
王管家来到一路偏厅,偏厅正中间供奉着一尊半人高的财神。
五十多岁的赵德福,正在向财神磕头。
王管家并没有打扰他,而是恭敬的站在旁边。
直到赵德福起身,王管家这才道:“老爷,我回来了。”
赵德福轻笑道:“王管家,怎么样?见到那个范举人了吗?”
“回老爷,见到了,不过他并没有答应我们的提议。”王管家回道。
“嗯?”
赵德福皱眉道:“什么意思?这么好的事情,他竟然不答应?难不成是有钱还了?”
王管家的脸上浮现出凝重之色,说道:“这正是我想回禀老爷的,范修身上,有一锭十两的金子,不过被四海钱庄的张疤脸给抢走了!”
“十两金子而已,至于你还专门说说么?”
赵德福沉声道。
他们赵家,其它的没有,就是钱多,区区十两金子,对赵家来说完全就是毛毛雨。
“金子没什么。”王管家凑近赵德福,小声道:“但那枚金子,出自皇室的内幕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