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与此同时,孙连城正投身于繁忙的工作中,他将高温补贴及光明区财政困境的相关事宜整理汇总,通过邮件发送给了李达康。

完成这些事务后,他感觉当天的工作略显乏味,于是打算抽些空闲时间继续自己的副业——文学创作。

他的小说《小兵传奇》近期得到了网站的力荐,订阅量大增,甚至刷新了销售记录。

受此佳绩鼓舞,他计划创作一部以乡村教师为主题的小说,并打算在教师节前完成大纲的构思。

孙连城泡好茶,开始构思新小说,并在电脑中打开了文档。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把手被轻轻转动后复原,随后响起了敲门声。

他应声让来者进门,只见侯亮平面带严肃,眼神犀利地朝他走来。

孙连城对侯亮平的突然造访感到意外,心里暗自猜测对方是否又来寻衅。

然而,侯亮平的来意并非如此。

他严厉地质询孙连城是如何得知欧阳菁、高小琴和丁义珍三人相互勾结的消息。

孙连城故作惊讶,心中却暗自思考,这调查进展迅速,显然郑西坡从自己这里得到线索后,他们那边已经掌握了确凿证据。

他明白侯亮平并非针对自己,但仍保持警惕,以免被卷入其中。

面对侯亮平的质询,孙连城装出无辜的模样,表示自己只是根据郑西坡的讲述提出了一些疑问,并无确凿证据。

他强调,如果自己真有渠道得知他们勾结,现在就不会只是个区长。

他还假装生气,指责侯亮平又在无端怀疑自己,拒绝回答更多问题。

侯亮平看着孙连城的表演,内心怒火中烧,但他仍努力保持冷静。

他想起陈海因急于汇报证据而遭遇不幸,更加坚定了要将罪犯绳之以法的决心。

尽管气得浑身发抖,他还是强忍着没有当场发作。

经过长时间的平复,侯亮平的情绪终于稳定下来,他说道:

“京州的御史台官员陈海,根据你推测的线索进行调查,已有了一些成果。”

“然而,在前往京城的路上,他遭遇车祸,至今仍昏迷在重症监护室!”

“孙区长,如果你有任何信息或听到过什么风声,务必告诉我。”

“什么?!”

孙连城猛地站起,神色变得极为严肃,没有丝毫表演的成分。

此刻,他突然想起自己似乎遗漏了什么重要的事情。

他心中暗叫不妙,原来是忘记了提醒陈海可能会遭遇危险的事情!

自穿越到这个世界以来,孙连城从未与陈海有过接触。

因此,他几乎忘却了这个在剧中颇为关键的角色。

得知陈海遭遇车祸,孙连城的神色变得凝重。

但他并非担心陈海的安危,而是意识到自己可能也处于危险之中。

因为按照剧情的发展,即使没有他的提醒,陈海找到证据后同样会遭遇不测。

但现在的情况有所变化,因为他的介入,加速了陈海找到证据的进程。

他开始担忧,自己是否也被列入了对方的清除名单。

毕竟,是他指出了郑西坡,从而推动了案件的进展。

既然幕后黑手已经让陈海重伤昏迷,那他是否也已经成为了对方的目标?

想到这里,孙连城决定为自己安排一名保镖。

他紧皱眉头,对人身安全的担忧显而易见。

侯亮平注意到孙连城的剧烈反应,眼神瞬间变得锐利,全神贯注地观察着孙连城的每一个细微表情。

只要孙连城流露出丝毫的不自然,他就可以断定对方与这起案件有关。

即使孙连城没有直接参与,他也一定知道些什么!

侯亮平坚信,只要掌握了孙连城所知的信息,这起案件就能迅速真相大白。

到时候,不仅能将那些罪大恶极的人绳之以法,还能为好友陈海讨回公道。

然而,令侯亮平失望的是,他无法在孙连城的脸上捕捉到任何可疑之处。

孙连城的担忧似乎发自内心,像是真的在担心陈海的安危。

这时,孙连城表情复杂地对侯亮平说道:

“我只是随口一提,没想到竟然真的找到了证据?”

“陈海还因此受了重伤,早知道我就不说了。”

侯亮平并不相信这番说辞,他沉声问道:

“孙区长,如果你真的知道些什么,请立刻告诉我。”

“你放心,我们一定会确保你的人身安全!”

孙连城皱着眉头焦急地回应:“我真的只是随口一说。”

侯亮平依然不放过:“孙区长,陈海因为这个案子现在生命垂危,你真的甘心让幕后黑手逍遥法外吗?”

面对侯亮平的紧追不舍,孙连城也毫不退让:

“我根本什么都不知道,你还要我说多少遍?”

“还有,我就不明白了!光天化日之下,竟然会发生这种丧心病狂的事情!”

“你们已经掌握了证据,还在我这里浪费时间干什么?赶快去调查啊!”

侯亮平盯着孙连城许久,都没有发现任何可疑之处。

他心里不禁犯嘀咕,难道孙连城真的是仅凭猜测就指出了案件的关键?

侯亮平依然不甘心,他总觉得孙连城一定知道更多细节。

他顶着上次的“耻辱”

前来,岂能空手而归?

“真的吗?这案子牵涉甚广,你别因为上次的事情而有所隐瞒。”

孙连城彻底无语,他的人身安全随时可能受到威胁,哪有心思跟他啰嗦!

“侯亮平,你这人也太搞笑了吧!我当时只是想帮人民群众解决点问题,推着推着就觉得不对劲了。

我能知道什么?”

说完,孙连城一屁股坐回座位上,懒得再理侯亮平,又开始在电脑上敲打起来。

此刻,侯亮平面色阴沉。

他刚舒展的拳头再次紧握,回想起赵德汉上次也是硬撑着嘴硬,最终还是落网。

然而,面对孙连城说出相似的话语,他却无计可施。

侯亮平心中刚恢复的一点自信,瞬间又被击碎。

见从孙连城那里问不出更多,且氛围愈发紧张,他只得离开办公室。

孙连城望着关闭的门扉,无奈地摇头,暗想若非侯亮平有光环和钟小艾的支持,恐怕早已陷入困境。

毕竟,侯亮平如今手中的证据,都是从他这里顺藤摸瓜找到的。

侯亮平这样离去,连声感谢都没有,实属无礼。

不过,孙连城并未介意,因为他相信侯亮平的到来定会让山水集团接受调查,大风厂的收购案或许很快就能终止,他也就无需过多担忧。

但转念一想,侯亮平背后有钟小艾,而高小琴则有赵瑞龙作为后盾,两者究竟孰强孰弱?

在汉东御史台,季昌明从抽屉里拿出一叠文件交给侯亮平,叮嘱他有所发现要及时上报。

见侯亮平突然到访,季昌明建议他暂居楼上的招待所,但侯亮平一边严肃地翻阅文件,一边直接回绝了。

尽管从陈海那里取得的证据尚不足以直接定罪丁义珍、欧阳菁和高小琴,但侯亮平根据蔡成功的供述,确信欧阳菁和高小琴涉及非法股权侵占,这足以促使他着手调查山水集团。

特别是在孙连城那里再次受挫后,侯亮平心急火燎,急于破案。

“破案?”

季昌明皱眉重复。

“是的,我已掌握足够证据,现在要调人去调查山水集团!”

侯亮平语气坚定,仿佛誓要荡涤一切罪恶。

季昌明笑着摇头,平静地说:“你再想办案,也得等正式任命下来。

现在,你还不能接替陈海的职位。”

侯亮平面露不悦,不予理会:“我已经和沙巡抚沟通过了,您也听见了。”

“该走的程序还是要走。”

季昌明回应。

“上次因为走程序,丁义珍跑了……”

侯亮平反驳。

季昌明无奈,只好妥协:“好吧,我先带你去见见同事。”

随后,季昌明打电话让人集合,领着侯亮平来到御史台监察衙门的大会议室。

尽管季昌明已提前通知,但侯亮平发现会议室里人少,意识到这或许是个下马威。

以往他或许不以为意,但此刻他急于破案,这股下马威让他心生怒火。

季昌明看似好奇地问:“吕梁,其他人呢?”

这也像是在给侯亮平台阶下。

吕梁是衙门里除陈海外职位最高的人,他淡然回答:“同事们都出任务去了。”

季昌明简单介绍了侯亮平,由于人少,他并未要求大家欢迎。

侯亮平正欲打招呼,却听到吕梁质疑:“大人,能不能把侯亮平的任职文件拿出来给大家看一下?”

他原本以为自己会是接替陈海的最佳人选,侯亮平的出现打乱了他的计划。

侯亮平拳头紧握,季昌明尴尬地安抚:“朝廷的文件很快就会下达,沙巡抚也和侯亮平谈过了。

我们就特事特办吧,他现在有紧急案子要办,等他说完,大家就开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