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缝纫新生
北风卷着雪沫子拍打窗棂时,林晚秋用那两张工业券换了台二手的新华牌缝纫机。这事在村里掀起轩然大波,有人说她疯了,放着能换自行车的票不用,竟买这当摆设;王桂芬更是在院子里跳着脚骂了半宿,说她是败家精。
林晚秋却不理会这些闲言碎语。她把缝纫机摆在炕头靠窗的位置,每天收工回来就锁上房门,借着煤油灯的光亮裁剪布料。前世她跟着瘸子丈夫学过修鞋,对针线活本就不陌生,加上脑子里装着几十年后的服装样式,没过多久就摸索出了门道。
第一个来找她做衣服的是张婶家的闺女,要出嫁却买不起新嫁衣。林晚秋看着姑娘怯生生递过来的碎花布,想起前世自己出嫁时那件打满补丁的红棉袄,心里一动:“我给你做件新式的,不收手工费。”
三天后,当那件收腰掐褶的连衣裙摆在众人面前时,整个生产队都惊动了。在这个姑娘们还穿着肥大同款褂子的年代,这样贴合身形的样式简直闻所未闻。张婶摸着裙摆上的盘扣,激动得抹起眼泪:“晚秋啊,你这手艺能顶得上县城的裁缝铺了!”
消息像长了翅膀似的飞遍十里八乡,来找林晚秋做衣服的人排起了长队。她定了规矩:布料自备,手工费按件算,农忙时只接急活。即便如此,一个月下来也攒下不少钱,用布票换的的确良布料堆了半炕。
王桂芬见她真能赚钱,又动起歪心思。这天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