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做的核心是什么?制造成本感。**当她发现“得到你的认可”是有条件的、需要花精力的、不是唾手可得的,她的投入就会提高。**这时候,局势的权力开始平衡。
再讲一个实战案例。
有个男生在认识一个心动女生后,连续三天早晚都给她发消息,分享生活、关心她。女生回应也挺礼貌,但始终是“嗯嗯”“哈哈”“晚安”。他很疑惑,觉得自己这么真诚,怎么没效果。我让他停下来三天,彻底不发消息。结果第三天傍晚,女生主动发来一句:“你是不是这几天有点忙呀?”
你看,这就是典型的“策略反转”。之前他是一边倒的输出,女生处于主导。等他撤回情绪投注,对方反而感觉到了变化,开始重新评估这个人是不是也有别的选项,是不是也开始失望了。当你收回你的筹码,才会看清对方真正的底牌。
这不是套路,这是策略。用博弈论的核心思想来看,恋爱的早期本来就是一场信息不对称下的试探博弈,你的目的不是立刻赢,而是避免早早暴露自己,让对方太早“定性”你。
等你在这场局里稳定了自己的位置,才有资格谈“长期合作”。我们再往下讲——情感投入的等价交换,才是下一阶段的主旋律。
我们继续往深处讲,到了这个阶段,你已经不再一味地“输出好感”,而是掌握了控制节奏的能力。那么下一步,就要学会如何建立情感筹码的等价交换机制。这是博弈论在亲密关系中的核心——只有当双方都感觉自己在这场关系中“有利可图”,关系才会持续发展下去。
你可以把它类比为一种重复博弈。一次偶然的示好,可能被视为礼貌,但如果你能通过连续的、高质量的互动,建立“他带给我稳定好感觉”的预期,那这个人对你就会产生依赖,开始在心理上给你位置。而这个“位置”,就是你在她心里的价值筹码。
这里用一个经典博弈模型来解释:囚徒困境的迭代版。
在一次性的囚徒困境中,很多人会为了自保而选择背叛对方(即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短期选择)。但如果这个游戏要重复多次进行,局势就会发生变化:彼此之间的信任、报复、合作等机制开始建立。研究发现,在迭代囚徒困境中,最有效的策略叫做Tit for Tat(以牙还牙),它的原则是:先合作,然后复制对方的上一次行为。
怎么用在追女生上?
一开始你可以主动一些,示好、付出,但要注意观察对方的反馈。如果对方回应积极,那你继续下一步投入;如果她冷淡,别一味坚持,而是选择回撤、模糊态度。你可以适度消失几天、减少话题密度、降低情绪输出。对方如果有回应,再恢复互动。如果她继续冷,你就要重新评估这场博弈值不值得继续。
**“不对等的重复博弈,最终一定会导致一方退出。”**这是个铁律。
再进一步讲,恋爱的互动中不仅有“策略行为”,还有“信任构建”。用博弈论术语说,这叫做信任成本与预期收益平衡模型。每一次主动,其实都是你在下注,你期望的是获得某种情绪回应、认可或者升级关系的机会;但如果你的下注从不带来收益,或者你的投注过大而对方轻视,那你就进入了“劣势循环”:她越来越无感,你越来越投入,最后你崩溃,她烦躁。